80岁以上院士成“抢救”对象 在昨天(25日)举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翁心植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启动仪式”上,记者了解到:由中国科协牵头实施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已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工程首批采集的重点是年龄在80岁以上的两院院士及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老科学家,采集内容包括口述资料、传记、证书、信件、手稿、著作等实物资料以及老科学家参加国务或政务活动、学术活动、外事活动、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中重要的照片、影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音像资料。有关采集内容将集中进行整理存储,经过数字化加工后对公众宣传展示。 作为我国医学界继张孝骞之后最负盛名的内科大家,翁心植院士在六十余年的行医生涯中创造了无数个“第一”:发现和诊断了国内第一例高雪病;第一个总结了白塞病的内科临床表现;在世界上率先报道了白塞病并发主动脉瓣损害,并提出结核自身免疫反应是本病发生的原因之一;在国内首次发现雄性激素低下是老年男性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冠心病防治开辟了新的思路;在国内第一个倡导控烟工作,被誉为“中国控烟之父”……在昨天的启动仪式上,虽然92岁的翁心植院士因健康原因没有到现场,但家属、患者、学生动情的发言已勾勒出这位医学大家的博大情怀和非凡人生。朝阳医院院长封国生告诉记者,采集工作不仅对翁老本人的学术成长资料的保存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医学领域呼吸疾病相关专业有重要的传承意义,“要将翁老的学术资料进行完整的整理和保存,把翁老毕生学术研究的精髓、科学思想、经验感悟等传承下来,为后人提供宝贵的精神财富。” 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周立军告诉记者,全国两院院士中有一半左右都生活居住在北京,其中仅海淀地区就有院士500多位,经过对北京地区符合条件的院士进行全面摸底调查,组建了52个采集小组,目前这52个采集小组已全部启动,正按照进度开展工作。(记者蔡文清) (北京晚报 蔡文清)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