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资讯要闻 > 正文
国考热门专业排行公布 财会类及相关专业居首(2)
来源:半月谈
发布时间:2011-02-15 11:42
分享到:

【即时通会员如是说】

最热门的这几个专业貌似都是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之一(治安管理从未听说过,见谅!),上大学报考这些专业就为一个公务员吗?大家都知道文科生和理科生经过高中、大学甚至研士、博士之后思维方式会有很大的差别,难道真的是专业差距吗?——陈超敏

说实话专业这个话题让我们很尴尬,曾经报考国考的时候,学长就劝导我们不用去凑热闹,还戏谑道:广告专业作为资本主义专业,很少有地方政府部门需要的。”看了一下招考部门要求缺失没有一个需要广告专业的,最后选择了新闻传播类的部门才通过了审查。如果学校当初把这个专业设置成新闻学的话,相信我们的报考范围就大不一样了。——程鹏丽

大学填报志愿时,很多家长都为孩子们做出了长远的打算:大学毕业以后报考公务员,因此填报志愿也就是冲着那些热门的专业。还好,填报志愿让我避免了分数的争夺战,同时也暂时避免了报考公务员的热潮,因为不知道未来自己会不会报考公务员。但是我有自己的梦想,也得到了家人们的支持。路有很多,并不是只有康庄大道,田间小道的沿途还有难得的风景。我希望做自己喜欢的事,人生的挑战不是安稳的职业能够带给自己的,安稳只是拥有更多生活阅历的人所追求的生活状态,年轻人,生活阅历还很少,追求的生活状态也最好不要是安稳就好,更多的挑战更多的突破更多的经历,会让一个人的一生少留下遗憾。热门的专业不是最好,能够带给自己更多的惊喜和技能才重要。——人可木木

现在大学毕业的情况该是有很大一部分工作内容与专业是根本不相干的,而工作中需要的东西和实际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却也区别很大,国考是选拔性考试,本身带着的局限性并不该在专业方向设置太高门槛。这样,只是更能在数据上给高考时候报考专业给个明确导向。大学生本就刚毕业,在面对岗位的时候肯定比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有了更多思考,只是徒有兴趣,国考的专业门槛却跨不过去,这样损失,是个人的也更是国家的。——杨文

“热门”不“热门”,都是以国考这一种考试来衡量,都是以“公务员”这一个行业来设定标准,这本身就是很可怕的事情。如果我们的高等教育都是为了毕业时的“国考”做准备,这不仅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更是我们这个社会发展的悲哀。这种排行本来就带有强烈地引导性,让那些以职业为导向的学生和家长对此趋之若鹜。但这个和时尚界的流行风一样,追的人多了,也就有了“滥”的问题。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和这个也有一定的关系吧。——西铭

赞同楼上的观点。如果高等教育都是为了毕业时的“国考”,“省考”做准备,确实是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如果能扩大市场就业机构,并缩减市场就业与公务员待遇间的差距,类似的排行版或许会有下降的趋势。——李梅

感觉教育已经被经济社会的大前提所掩盖了,任何教育的眼睛都在注视着经济的方向。这样的教育太过于功利了,尤其是现在的教育部门,完全是盈利,精力就没有放在教育质量上。——马玉伟

我所学的专业是不是国考招录热门专业一点都不要紧,反正我不打算考公务员。而且我认为自己选择专业是为了兴趣,是为了求知,以是不是国考招录热门专业来作为选择自己大学专业的标准,我真为此感到悲哀,我们现在学习真的就只能盯着钱看么?如果要钱何必读书,现在小学生企业家领导着大学生、博士生,炒股投资照样可以发财,赚的钱比公务员多得多,读书不是为了要个铁饭碗,而是为了将来能够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快乐生活,虽说专业可以不对口,但毕竟人生可选择读书专业的次数不多,还是选择自己兴趣所在的专业吧,不要被公务员牵着自己的人生。——高欣婷

我是学财会的,可是我们班上考会计的公务员还真是没有那么多。其实有时候避开热门选择自己比较喜欢擅长的岗位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肖丽华

现在考大学——考公务员;考研(论坛) 究生——考公务员;考博士——考公务员;教育的最终目的地竟然都是公务员,甚至有的学校竟然将公务员考试科目列为必修课。悲哀。——笔笔的笔

今年国考,离进面试就差一分…吐血。——李靖

我是离国考最远的那个人,对这些专业的排名,也没有什么理性的认识。但我简单考了一下几个热门专业,感觉有个有意思的地方:除了最后一个治安管理,我没有啥概念之外;前边的几个专业,都是前几年在高考领域先后成为热门逐步降温的,现在反而成了国考的热门专业。比如中文,我觉得火的时候是80年代,法律是90年代,完了是计算机和财经。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分配工作”从来没有离开我们。就是说当时能分配到好工作,导致了这些专业火;现在不分配了,国考就是新一轮的“分配制”,这些专业还是火。不知道大家有同感吗?懂得国考的兄弟们!——马超

又是国考,貌似现在“国考学”已经成了一个系统的学科了,人们都在挖它的料,各方面的研究都有。都这么热了,为什么大家还在乐此不疲地炒它呢?再怎么批判、再怎么深入研究也无法改变人家去考的决心,所以广大的媒体朋友们还是省省心吧。去关心一下贫困儿童,关心一下弱势群体,那该多好!——李特

国考有优势专业,会产生长期的激励机制,许多人选择专业,有时候并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被安排到某个专业,完全与自己的意愿不统一的也大有人在。这是教育改革的问题。国考选拔人才,无可厚非,但对国家来说,如何改造高等教育,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逐步改变应试教育,使教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紧密的联系,同时,要尊重考生自己的意愿,在专业选择上,提供一种更为灵活的机制。另外,其实各种专业都是社会所需要的,在一些冷门专业上,国家应该建立一种鼓励和补偿机制,这样才能够发挥平衡的作用,既有效率,又有公平。——刘鹏飞

国考专业的选择本应该结合自身的条件与兴趣爱好,但很多人一味的追求所谓的“冷门”与“热门”,。对于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很多考生心里并不清楚。——张宇

国考跟高考不一样,考得好不如报得好。优势专业尽管在报考时选择多,但因为人多,竞争大,风险更大。毕竟相对于与日俱增的国考大军,国考的岗位还是紧缺资源。还是应该放平心态,不考虑“二代”因素,真正的优势在于自身综合素质,还有运气。——夏阳

我就不明白,为什么国考基本上一多半都要求是党员,不是党员的怎么办?党员就优秀吗,这对我们不甘与其为伍的人不公平。——李牧之

当国考不热,那就回归了。——梁好

只想问问,托“培养全面发展新型人才”的福,我们的专业都不够专业,既然是“全才”那为何还要限专业?再说,高考时有多少学子是知道“专业”这个概念的?知道更多的是国本、省本吧。这样进了大学,学着陌生的专业,似懂非懂,学生怪学校不让转专业,学校怪学生没有用心学,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争论不休。——刘宏奋

还不是政策和高校扩招造成的,有人养孩子,没人管孩子。我面试过不下300多次了,企业对学生,大学毕业生那态度……我们当初也是从很多人中中考,高考一路走来的。怎么毕业反而不如中职院校的学生待遇了。读书无用,你说念大学为什么,还不是想在城市谋一份好工作,可是城市消化不了。现在大学还在降低要求不停的招,你说收的学费都做什么用了呢?

扎根基层,要党员才能当村官,我们想当也当不了。基层也没岗位啊!三支一扶,还不是学校的辅导员说的算,和辅导员关系好你就可以去,关系不好你就去不了,一切辅导员说了算,公推公选公考都没有,这样的弄出的人,混两年再考公务员考研还有优惠。我不排除有些人真心为老少边穷的地方服务,但是那只是少数,我认识的我看到的我听到的,好像和新闻联播上的一点都不一样。

就跟大学里的四六级考试一样含金量太低,我都没考,因为我周边的,其他学校的同学都是买答案过的,多少年国家也没查住啊。我身边一现实考研一对情侣就是,那女的什么都不会,男的四级发答案她过了,六级发答案那女的又过了,考研那男的发答案女的又过了,一个在上海大学,一个在华东师范念研究生(论坛) 。当然我不是针对人家,这种事情太多了,真是太多了。——朱云曦

我与云曦兄有同感呀……我们的社会假的比真的还多。我当年考大学复习了好几年、吃了很多苦头,等到我毕业的时候突然发现我那些高中同学,甚至初中同学,都是一直当兵或者打工的、绝对一天大学没上过的人,都拿了统招本科学历,最可恨的是竟然是真的学历,人家花钱找关系买的!这种心情大家能理解吗?就好像突然发现,全地球人都在笑,只有自己是傻子。——祝玉

现实就是现实,真残酷!公务员还要不要考的啊?——麦爽

邓小平爷爷该何其幸甚!要是看到楼上的评论,看到把他提出的“科教兴国”变成“政教为己”……上层建筑真的取决于经济基础啊!我们已经有了可以挥霍的本钱了吗?!新八旗子弟们,你们必将成为新时代到来的助燃剂。——李晓燕

哎,是啊,辛辛苦苦上学,上学后辛辛苦苦不好找工作,我们会计专业,现在是很多,比例很高啊!——赵芳哲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