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廉价高级劳动力
博士生大多喊导师“老板”
本报讯(记者朱建华)《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披露,大多数博士生称导师为“老板”,有的导师把博士生当作廉价的高级劳动力。
周光礼昨日表示,现在我国的“博导制”既不同于欧洲的“导师制”,也不同于北美的“老板制”,是一个“不伦不类”的模式。
调查显示,60%的学生认为,他们承担了导师课题一半以上的任务。有些导师的横向课题100%由学生完成。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成为一些博导为何愿意多招生的原因所在。
由于考核制度不健全,博导指导学生质量的高低并不影响他们的利益。相反,博导多招学生却能为个人带来各种好处。
一位博导在接受访谈时说:“现在有的博导连学生的论文都不看,纯粹就是老板。喊老板是一种极其贬义的称呼。”
周光礼认为,在学生需要导师提供项目和经费、导师需要学生参与课题的“利益驱使”和“彼此回报”下,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雇佣关系”。
对于发表论文要把导师列为第一作者的“潜规则”,很多博士生都表示不满。但在“雇佣关系”之下,导师在很多方面对学生发展具有决定权,学生又不得不接受。 |
[发布者:dongdong] | ||
相关阅读:
·北大新任校长王恩哥:一所大学也要有梦想
·物理学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学第十一任校长
·研究生为助父“留任”校长编造茂名“最大贪污
·专访:中新高校校长看好亚洲大学发展前景
·粤港合作“一试三证”首颁44张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