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生红
博士下乡种地,这在当下,怎么说都是个新闻。而且不管这位是真的去干活了,还是只是作秀。但这样的新闻见得多了,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当我们刚刚得知人大女博士当农民时,也略显淡然,甚至对作秀作到美国去了,也只是一笑置之。 但当我们耐着性子看完11月2日京华时报报道的《人大女博士生赴美当农民》之后,我们的心再也不能不为之所动了。 令我们感慨的,不只是女主人公石嫣实实在在的农民行动,更有美国农民的生活状态。 在以前的报道中,我们只是知道地球那一端的农民们,是在完全机械化的工作中,享受着劳动,衣着干净,言语幽默。但通过石嫣的眼睛,我们却看到了另一种生活,这种生活,平凡琐碎而又讲求质量。 第一个细节是石嫣买反季节菜被劝阻。为了能完整体验一个农季,石嫣到美国时,正好是播种季节,农场里还没有应季的蔬菜供应。吃惯了中国菜的石嫣想去附近的小镇上购买蔬菜,但却被农场的人阻止。当时石嫣弄不明白买菜怎么竟成了一件错事。但之后她了解到,在美国人看来,应该食用当季的蔬菜,宁可食用罐头也不能去吃不知道来路的反季节菜。于是,石嫣不得不忍受一个月食用储备蔬菜罐头的生活。 第二个细节是石嫣之所以必须得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是因为当地不使用化学除草剂,田里各种野草疯长。他们就必须顶着烈日,蹲在田里,*手工一根根拔除。 这两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细节,给了我们一个视角,透过这个视角,可以看到美国农民对食品质量的重视,以及为了适应这种重视而产生的经营业态。 离开农场后,石嫣并没有立即回国,而是去了纽约等大城市。半年的农村生活,让这个城市女孩在看见密集的人流和高楼时,竟然无法适应。“最大的麻烦是我不知道自己该吃什么。”由于受到农民们的影响,石嫣认为她宁可不吃也不想吃不健康的食物,于是那几天她只能*面包抹花生酱过日子。 在这里,我们暂且不去讨论石嫣“怕吃”本身的问题,也不去关心其在心理以及生理上的表现,而通过这个微小的变化,可以显现其背后的理性意义。 我们知道,石嫣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她的“怕吃”,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是理性的,可控的,而且更具有提醒色彩,而且作为一位研究者,石嫣不只怕,而要动,要用自己的行动改变“怕吃”的状态,而且这种改变将不仅仅是自身的,而将具有群体效应。 经过半年的“插队”实习,石嫣明确了自己今后要研究的方向,试验“社区支持农业”这种新模式。“社区支持农业”是将农业生产与社区居民需要直接挂钩,由居民每年向农场订购农产品,并直接由农场送上门。 我们不知道,石嫣回国之后,“怕吃”的毛病有没有什么变化。但我们更加关注的,是石嫣实验“社区支持农业”新模式有没有新的进展。 |
[发布者:] | ||
相关阅读:
·女硕士毕业后再度高考成为大专生(图)
·专科生考研心路:改写命运的只有自己
·硕博都为结婚愁:相亲会三成人全程戴面具
·你出国我考研:爱情正经受考验
·考研三战 我的悲情谁能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