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背得差不多了,12月份也过得差不多了,所以当别人都开始做预测卷、最后四套题的时候,我去书店买的是任汝芬二,就是很基础的那个,把里面的几千道选择题做掉了,而且不想耽误白天看着专业课的时间,就在晚上做任淑芬二,做了一个多星期,天天看到凌晨三点多,持续了一个多星期,觉得自己当时真的是又悲凉又悲壮。一直等到作完,发现自己对内容的掌握有了新的提高,然后才开始做预测卷之类的,不过已经错得相对较少了,完全控制在了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这才开始看后面的论述题的解题思路和方面。不过那个时候,还是很忐忑,毕竟真题和预测卷还是有差别的,自己前面有阴影,现在一直都怕怕的,预测卷做得再好也没用,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考试。
对那些希望把政治考得高一点的同学,可以再考纲出来以后,就开始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复习,这样才能从从容容的走到最后。个人推荐任汝芬的四大本,按照他设定的顺序和步骤来走,从一到到四,一不一个脚印,打好基础(不是广告哦)。最后政治考了78,还算理想吧。
专业课:
现代汉语(胡裕树):个人认为,对跨专业的同学来说,这本书最重要,毕竟,你是要考这个方面的研究生,所以,你就必须从最基本的开始,语音、语法、文字、词汇、句子、修辞,所有的基本点都要掌握,因为考试考得就是这些最基础的东西。虽然这本书有点过时,但胡裕树是复旦教授,用这本书也是天经地义的哈。
现代汉语概论(陈阿宝):相对来说,和重要的一本。很薄,所以,看起来也就很容易,关键是和胡裕树的现代汉语重复性很高。两者可以融会贯通,很多地方只是说法的改变,比如动宾词组和述宾词组,只是说法的差异。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相对次要,考的内容不是很多,看看即可
现代外语教学(束定芳):有较为抽象的内容,需要多看几遍,里面有部分内容和引论重复,可以以引论为主,但是也会出部分考题,比如意念大纲设什么的,大多数以选择题为主。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询):个人认为很重要,尤其是里面条条框框的东西,将来写作文的时候可以用到。比如,跨文化交际的相关问题,老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对教材编写趣味性的理解等等。
心理学:多看看黑体字部分,比如元认知什么的,短时记忆,永久记忆什么的,考试的时候会出填空和选择。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很重要!多看几遍。比如四大佛教名山,四大伊斯兰教建筑之类的。考试的时候占很大比重。至于外国文化,不准备也罢,去年,只出了几道小题,比如西方的那本书和孙子兵法并列为时间两大军事著作(令人十分抓狂),而且也无法准备,没有指定书目,分值少得可怜,除非你想考150,否则的话还是多看会政治或者现代汉语吧。因为外国的那部分不是很重要,关键还是看激烈,毕竟将来我们要多多了解的还是中国文化。
古代汉语:很不重要,书都不必买。高中古文基础好的同学玩去可以应付得来。
题型:复旦出题去年是严格按照国家的严峻来的,题型一模一样,只是每道题的内容和样卷不一样,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的吧。
真题:我没用真题,因为复旦不提供。所以,在没有真题这一方面,大家是出于同一起跑线上的,当然,不排除很有门路的同学可以找到(这得多有门路啊!)。也许是我消息不够灵通,大家尽量找找,找的了就是好事。
指定参考书以外的书目:多看看不是坏事,劲量把自己的专业课往高了考,今年我们初试第一,大约专业课考到130,另我十分汗颜。备考开始的早的同学,可以多看看。至于像我这种准备的很晚的,时间和专业都受到了限制,所以只看参考书目也行,这几本书完全可以应付考试了哈,前提是你看得仔细、认真,掌握的牢固,要记住,有的人是不跨专业的哦,他们的专业课肯定不会差,你要努力哦。不跨专业的同学,可以多看看政治、英语,看看你们大学的教材和指定书目有啥差别。
最后,一点小小的建议:劳逸结合,不要用力过猛。考研是一个有节奏的事儿,不要现在太用力,等到考试的时候松懈了。也不要现在太松散,到后面觉得自己没准备好,太紧张。
研究生考试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恐怖,不需要你头悬梁锥刺股,也不需要你天天打夜战,一刻不得闲。如果,你听到了某个传说,说某位牛人每天5点钟起床,晚上12点钟睡觉,也不要惊慌,也许他们就是用力过猛了,我们提倡那种精神,却不要那样做,你有自己的作息规律。心情不好,郁闷的时候,多多放松,看看电影跑跑步,和同学喝杯奶茶聊聊天,都是不错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