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是用人单位招聘的旺季,各种规模的招聘会一个接一个,创纪录的企业数量、动辄过万的岗位数让毕业生们看到了就业形势向好的希望。不过几场招聘会逛下来之后,研究生们有些泄气,不仅招聘岗位少,在竞争中自己也不占优势,比实惠拼不过本科生、论能力又不及博士生。近日来,记者调查发现当年为找一份好工作而考研的学生,毕业后却成了夹心层,遭遇高处不胜寒的尴尬。
【现场】 一上午只投出一份简历
前不久,市人社局“2011年青岛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高校行”的第一站在国际会展中心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家企业提供了两万多个工作岗位,这也创下了近3年来岛城高校招聘会规模的最高纪录。市人社局的官方说法认为这标志着大学生求职市场的全面回暖,但青岛科技大学的小唐并不这么认为,作为一名无机化学方向的研究生,小唐 在拥挤的招聘会上转了整整一上午,仅投出一份简历。
“根本没有地方可投。”小唐沮丧地告诉记者,首先招聘化学类毕业生的企业非常少,没办法自己只能往物理和橡胶等相关专业靠,但这些岗位大都是一些设备维修、维护的岗位,毕业生进到企业后要先进车间锻炼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到企业实验室工作,“这些我都不在乎,但人家嫌弃我。”小唐说,自己递上简历后,招聘单位负责人一看自己的学历是研究生,就反问自己“研究生有必要干这份工作吗?”
在招聘会上郁闷的不止小唐,还有中国海洋大学的小杨,他的研究方向是海洋微生物,招聘会上转一圈下来之后,小杨只在南方一所海洋学校的摊位上投出了一份简历。小杨告诉记者,放下简历后,学校招聘负责人并没有与自己详谈,“估计是没有希望。”
【企业声音】 本科生用起来更实惠
研究生的知识储备要高于本科生,但为什么企业招聘时却宁要本科生不愿意招聘研究生呢?记者在招聘会上调查了近百名企业招聘负责人,“与研究生相比,本科生更实惠。”招聘单位负责人给出了相近的答案。河南路上一家央企人力资源部秦经理告诉记者,现在青岛的平均水平,一般本科生刚进单位的工资在1500元左右,而研究生最少也要1800元左右,一年下来企业就要多支出近4000元。“如果再仔细算的话,企业支出的成本更高。”秦经理说,自从新的劳动法实施后,员工一入职,企业就需要投保 “五险一金”,研究生投保基数大,企业的支出自然也要大一些,“最根本的问题是,有些工作本科生来干就足够了。”广西路上的一家单位组织人事处负责人则告诉记者,本科生到单位后,一年后自动晋升为初级职称,4年以后才能晋升中级职称,而研究生一年以后就自动晋升中级职称,对于按职称拿工资的该单位来说招聘一名研究生的成本远高于本科生,“这也就是我们单位数百名职工,研究生不超过50人的原因。”
研究生年龄偏大
对于企业来说,不愿意选择研究生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研究生的年龄太大。通常来说,一名本科毕业生的年龄在二十三四岁,本科生毕业后直接读研,3年后毕业的年纪也到了二十六七岁,毕业生们刚踏上工作岗位就面临着组建家庭,特别是女生则面临着生孩子,事业还没有打开局面,就得将生活重心从工作转到家庭。
“其实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去年招聘了两名女研究生,岗位培训刚刚完成,两人就先后怀孕,进单位第二年就开始休产假,几乎没有给企业创造任何经济效益。”一家外贸企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此企业招聘时尽量少招女生,或者面试时提前跟应聘的女生说明两年内不能生孩子。
中国海洋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乔老师告诉记者,同一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就业,通常是研究生的知识储备更占优势,但从近几年招聘情况看,不少500强企业更喜欢本科生。
【权威发布】 研究生就业率低本科20个百分点
截至目前,岛城已经举办了两场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招聘会,从招聘会总体规模上看,今年就业形势正在好转,青岛大学的招聘会原定规模为400余家企业,但最终到现场设摊招聘的达到了750余家;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和青岛理工大学三高校联合举办的招聘会上,参会企业更是达到了一千余家,招聘会上企业提供的招聘岗位更是动辄上百个甚至一两百个。但仔细看这些岗位的要求大都是本科,招聘研究生的岗位少之又少,在青岛大学举办的招聘会上,保利地产打出了研究生年薪8万至9万元的醒目告示,引来大批的研究生排队投简历。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的数字显示,上半年我省2010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为79.26%,其中研究生的就业率为62.01%,比总体就业率低了17.25个百分点,比本科生82.68%的就业率低20多个百分点,甚至远低于专科生的78.04%。
研究生就业为何“遇冷”?
紧盯“铁饭碗”和高工资 身处“夹心层”是主要原因
找工作铁饭碗是首选
招聘岗位少,企业算经济账导致了研究生遭遇了就业难题,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研究生本身的就业定位也是研究生“愁嫁”的重要原因。记者在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采访了近百名不同专业的应届研究生,对于自己的就业期望,近七成研究生将公务员作为了自己就业的首选,“公务员工作稳定、待遇高、工作压力小”是研究生选择公务员的主要原因。近五成研究生将科研院所作为自己就业的第二选择,这份工作同样兼具稳定和待遇高的优点;近三成研究生毕业后想到高校当老师,但考虑到目前进高校至少需要博士学历后,因此不少人表示实在不行就考博士。
青岛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杜方科长告诉记者,从一次性就业率看到,研究生的就业率确实要低于本科生,这与研究生对就业单位层次和薪酬要求较高有关,但从就业去向看,研究生的就业层次确实比本科生要高一些,由于知识储备比本科生多,研究生在公务员考试时能略占优势。
而记者在调查准备考研的应届毕业生时,近九成考生表示自己考研并不是为了做学问,只是为了将来能找个好工作,这也导致了记者调查的50名考研毕业生中近7成人瞄准的是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
身处夹心层挺尴尬
青岛大学外语系的小曹最近比较委屈,逛了几场招聘会,小曹总结了研究生在就业时的位置,“我们完全是处于夹心层嘛,拼工资、年龄比不过本科生;拼知识和水平又赶不上博士生。”小曹告诉记者,当年自己考研完全是由于本科毕业时就业压力太大,打算考研一是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可三年研究生毕业后,小曹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形势正好反过来了,本科生好像比研究生更容易就业。”几天前小曹应聘了一家考研辅导学校,学校共招聘5个人,面试的时候有两名研究生和7名本科生,最终小曹和另外一名研究生都没有被录取,“原因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水平不如本科生,是因为招聘单位觉得我们俩干不长远。”
【专家分析】 找工作应注重发展前景
研究生就业率远低于本科生的现象,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姜忠辉教授认为是学历与就业率的一种“倒挂”现象。姜忠辉表示,研究生的就业预期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难以有效对接是造成 “倒挂”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已日趋理性,用人单位追求的是实用,而不再是学历上的‘高消费’。”
一家网络招聘公司负责人王志勇认为,近年来高校研究生不断扩招,特别是前几年本科生就业压力大,不少人纷纷选择考研进行缓冲,这都导致研究生毕业数量激增,而市场上对研究生的需求量并没有显著增加,直接导致研究生和本科生“抢饭碗”。“传统的研究生就业主渠道吸纳就业的数量也在减少。”王志勇说,作为多年来研究生主要就业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需求增长速度,与研究生数量增长不匹配,研究生就业已经由一元为主走向多元化分布。
“就业率与学历‘倒挂’”,并不能就此否认研究生的整体培养水平。但这一现象还是给大学教育敲响了警钟,应当引起主管部门和高校的重视。”姜忠辉认为,研究生们首先要接受现实,然后尽可能地放低心态,没必要非盯着铁饭碗或者高工资,“其实研究生就业后的发展潜力普遍还是高于本科生的,因此没必要非得图一时之快,选工作发展前景最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