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热潮稍退,考研仍是目前象牙塔里最流行的选择,不但有铁了心一考到底的考研一族,而且许多最后选择去工作的毕业生也都纷纷经历过考研大战的洗礼。教育咨询专家提醒大家:流行并非理性,无奈不等于妥协,读研最终适不适合你,还得事先分析清楚,不要糊里糊涂地上了南辕北辙的发展道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让专业说话 著名作家林语堂的教育理念颇值得思量。他的二女儿太乙爱好文学,林语堂认为学文科应该在社会上学,因此太乙中学毕业没有进大学继续深造,却凭着出色的文学修养去耶鲁大学教中文,后来还长期担任美国《读书文摘》中文版的总编辑,出版了多部小说和文集,成为著名的旅美华人女作家。而三女儿相如喜欢理科,林语堂则让她一气呵成读下去。相如从哥伦比业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又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深造,最终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后来长期担任香港大学生化学系的主任,并在美国休斯敦大学从事研究工作。由此可见,不同的专业应该有不同的求学之路,只要切合实际,都会获得成功。 专业出身和未来的发展规划是决定你是否考研的重量级砝码。如同人生百态一样,不同的专业也有不同的性格,有些专业适合一路读下去,因为读下去容易有好出路;有些专业则必须读下去,因为就业需要高学历;有些专业更强调行业资格证和实践经验,因为越老越吃香,行业内有足够的时间大浪淘沙;有些专业则需要吃“青春饭”,年龄和工作经验比学历的分量更重;还有些专业适合“远嫁他处”,整合不同的知识背景,更有利于叫板职场。所谓“一样米,百样人”,专业林林总总,要想最终讨得职场欢心,就不能违拗专业本意,好好揣摩专业个性就是做决定前的重中之重。 医学是比较特殊的专业,对理论和实践能力要求都很高,针对性和垄断性又极强,就业市场也相对稳定。但医学毕业生不像其他专业可以大跨度横向选择,他们只能是纵向就业,从大城市到地区级城市、县级城市、城镇和乡镇,从三甲医院到中小医院,往往是一级级过滤择优录取,这样的就业态势决定了医学专业学生在求学路上的不断进取。如果想走行医路并有个好出路,最好在学校一口气读完10年,拿到博士学位再去敲求职大门,这样的职业规划更容易一步到位。 地球物理也是一个适合一路读下去的专业。本科生的出路一般是进各地的矿产能源勘探队,然后被派往新疆、西藏和内蒙古等矿产能源丰富的地区进行野外工作,虽然工作不难找,收入也不算低,但相对来说比较辛苦。如果拿到硕士和博士学位,就有很大机会进各大城市的研究所和能源公司做研发和数据分析,无论是工作内容还是薪酬福利,都有更高的档次。适合读下去的另外一个理由,与医学专业有很大的不同,就是地球物理身处冷门,竞争指数较低,好考!小胡高考考了两年,最后被调剂到地大的地球物理专业,4年下来成绩不温不火,在本系继续呆了3年之后,他决定挑战自己,报考了中科院的知名导师。现在,快要拿到中科院博士学位的他已经准备向北京的石油公司和各地研究所投简历了。 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就业情况远不如研究生,这是大家都已经熟悉的事实,理由不需多说。全球IT行业经过前几年的低迷,已经走出低谷,日益恢复蓬勃生机,大有卷土重来之势,面对IT行业对高端人才的巨大需求与本科生泛滥的教育市场,研究生凭借深厚的理论功底与动手能力相结合的综合素质,更受职场的欢迎。 如果学了生物之后不打算改行,那么继续深造几乎是唯一的出路。从目前的情况看,真正能接纳生物技术人才的,是高校、研究所和医药生物公司的研发部门等,这些单位无一不要求高学历。如果选择了生物学为终身职业发展方向,就等于选择了一条需要不断深造的道路。 法学是与现实结合特别紧密的学科,它有自身严密的知识体系,也有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从一定意义上说,考取律师资格证比考上法学研究生更有助于事业的发展。一个有了律师资格证的本科毕业生可以在公检法领域获得实习机会,进而单独受理案件,能入行大展拳脚了;而如果没有律师资格证,即使是研究生也没有单独接案的机会,只能当助理,不能成为律师。当律师讲究的是经验,办案经验越丰富,人脉越广,接案的机会就越多,事业就越容易发展。由此可见,入行资格证是律师事业良性循环的起点,而高人一等的学历与此并没有直接联系。从一定角度来看,医学专业毕业生也可以走类似的路:本科毕业进医院积累实践经验,同时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然后自己开诊所接诊病人。但与法学人才倾向于自由发展相比,医学人才更需要得到良好的平台,才能积累丰富有益的实践经验,而且承担公职更能消减巨大的执业风险。 做律师和医生是越老越吃香,而做新闻却像在吃“青春饭”。做社会新闻记者需要的是活力和体力,这份工作更适合年纪较轻、对社会尚有一股闯劲的本科生。新闻专业传授更多的是技巧和理念,如果本科读了新闻,还想继续深造下去,最好去学一门有思想含量、对社会有洞察力的学问,这样的知识背景与技术背景相结合,更有利于在新闻行业长远发展。一般来说,做社会新闻做到30来岁就应该考虑往深度报道或者管理层面发展了,年龄和工作经验始终是新闻行业潜在的衡量标准之一,而高学历却未必是入行的优势。市场营销等直面社会一线的专业也同样如此,刚开始工作需要的是年轻活力,事业的发展需要的是经验、人脉,这些都不是和学历直接挂钩的。很有可能的是,一个本科毕业生通过几年工作成绩的积累,已经上升到管理层的时候,同龄的刚刚毕业的研究生才开始接触社会、四处求职。 “本科选学校,读研选专业,读博选导师”,这句话对于基础学科的学生尤其适用。本科学习要的是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响亮的学校牌子,到读研以后再选择一个与自身基础相结合的应用专业,打造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背景,更有助于在职场上打败只有单一学术背景的竞争对手。比如说,本科学历史,拿的是历史学学位;到研究生学科技史,拿的是理学学位;到了博士学科技哲学,拿的是哲学学位——这样的文理哲之路完美地展现了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对今后的事业发展非常有利。国外知名大学的校长有相当比例都是跨专业的哲学博士出身,这一现象对其作了有力的注脚。 让好处说话 活跃在各大日语培训机构的张老师有一个终身遗憾。本科出身于名校工科专业的他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出国热潮中去了日本,却陷入了打工狂潮里,满足于在超市、餐馆赚快钱,而同伴利用日本宽松的升学环境紧张备考研究生,却被他笑为“没有经济头脑”。回国以后,他凭着一口标准流利的日语当起了日语老师,但是当年龄渐大,打算谋求一份稳定的高校公职时,他才发现当年失之交臂的研究生学历竟成了无法逾越的拦路虎。相比之下,智商禀赋、本科出身都略逊一筹的那个同伴,在日本读研,拿到研究生学位之后,进了要往中国发展的日本公司,拿着高额年薪回国当了首席代表。可见在为未来做职业规划时,必须有长远的眼光和清醒的头脑,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后往哪个方向发展,为此狠下功夫,争取所需的优势和资源。如果想进高校做老师或者进政府机关当公务员,考研是不错的跳板,研究生学历比其他因素有更大的优势。 读研不但对日后的就业有帮助,对创业同样助益不少。在研究生阶段打造的关系网更紧密,更强有力,更有针对性,因为导师和同学这些实力派或潜力股,都是志同道合的圈内人,日后在行内发展自然能互相提携。而导师的项目资源更是拓展人脉和资本的好机会。这种机会和关系,都是本科阶段难以得到的。 高考志愿往往是被动而盲目的,一考定终身也造就了大学四年的无数遗憾。但到大学毕业时,对高校、社会和自己的兴趣爱好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知识积累也达到更高层次,此时考研能帮你重新洗牌,凭自己的实力报考喜欢的学校、专业和导师,重新推开梦想的大门。许多高考失利人通过考研重拾名校校徽,就是生动的例子。 研究生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读文献、做实验、做项目、写论文,这些工作能拓展对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并很好地训练学术思维能力和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起本科阶段在能力培养上的“广种薄收”来说,研究生的学习和训练更有针对性,更有深度。日后无论是就业还是继续做学问,这些思维方式和动手能力都是大有助益的。 如果有出国留学的打算,读研是一个很好的跳板。研究生阶段更容易出成果,也更容易获得牛导师的推荐,若本科成绩不是很好,还可以在读研期间加把劲,拿出一张呈上升趋势的漂亮的成绩单,这些对于留学申请都是最重要的砝码。研究生出国留学,更容易获得公派或者联合培养的机会,还可以进一步申请博士后岗位。此外,研究生还有很多机会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和学术访问。 如果想得到大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的户口,没有研究生学历基本上免谈。国外的移民政策也往往会给高学历加分。 总而言之,读研有什么好处,全在于你有什么样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目标。 让坏处说话 研究生教育专业性强,可塑性相对较差。我国当前的本科教育强调打通基础,弱化专业,而研究生则是按照专业培养的,从一开始就有明显的专业和方向划分。与大学生相比,研究生在专业知识深度和技能熟练程度等方面优势明显,由于深入一个领域,研究生对其他领域进行学习的兴趣和精力都不足,使得研究生的可塑性比不上本科生。研究生教育的专业细化和深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研究生就业面变窄。 研究生阶段要直面论文压力。一般来说,学校、导师对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有要求,毕业论文更要面对严格的外审和盲审,做得不好随时有延期毕业的可能。研究生面临的经济压力、年龄压力和婚育压力也很大,身为学生,与同龄的走上社会的人相比,他们的成家立业的梦想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才能实现。在此期间,随着就业形势和需求的变化,机会成本也会不断加大。 本科毕业直接读研,与社会接触比较少,对市场需求没有直接、深刻的体会,没有社会工作经验,在学习上往往会继续沿用应试教育的思维习惯,忽视能力培养和资本积累,也不懂得根据社会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塑造自己,为日后就业积攒更多资本。 考研是把双刃剑,在做决定和选择之前,一定要分析清楚自身的条件和现实情况,权衡利弊,扬长避短,进行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然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一往无前。 |
[发布者:] | ||
相关阅读:
·女硕士毕业后再度高考成为大专生(图)
·专科生考研心路:改写命运的只有自己
·硕博都为结婚愁:相亲会三成人全程戴面具
·你出国我考研:爱情正经受考验
·考研三战 我的悲情谁能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