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研究生的成功路
神童父亲六大教子心得
张炘炀(穿红衣者)在和天津读书的地震灾区孩子们交流学习经验。
面对镜头,张炘炀摆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动作。
神童父亲教子有方 2005年夏,10岁的辽宁盘锦男孩张炘炀考上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一时轰动全国。近日,12岁的张炘炀又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选成为全国年龄最小的研究生。在张炘炀的“神童”之路上,始终有一个身影如影随形,那就是张炘炀的父亲——张会祥。 辞职给儿子当“全职陪读” 从儿子考入大学起,张会祥就毅然决定辞职,担任起儿子的“全职陪读”,又重新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人问他:“你把生活的全部都奉献给了儿子,值吗?”“值!”张会祥的回答干脆利落,“我总在想,人的一生总该做点有意义的事。我自己不能成为对社会有卓越贡献的人,但我的儿子有这个潜力,我用全部心血培养他,把他当成我一生最伟大的事业,将来他成材了,这不也体现了我这个当父亲的价值吗?”
张会祥每天早晨7点之前起床,收拾屋子,叫儿子起床,再和儿子一起去食堂吃早饭。
“儿子上课去了,我就去图书馆看书,主要看看儿子学的专业课的书籍,有时间也看一些其他类的书。”张会祥告诉记者,这样做可以对儿子进行辅导。张会祥大量地阅读艰深的高等数学类书籍,“我不一定能把每道题都解好,但我能帮儿子找到思路和方法,指导和督促他学习。”
“哄”出12岁研究生
“孩子是需要哄的,对学习也是如此。不管你强迫他去做什么,效果肯定没有他自己心甘情愿去做好。”“每天我都在思考,如何让儿子的学习更有效率,让孩子保持自信。”张会祥告诉记者,“比如今年儿子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我帮他选择了北京工业大学,很多人问我,张炘炀这么小,让他多考几年,争取考上北大、清华多好!我说‘不’,我不想让他经历考研失利的挫败,所以我选择一所竞争相对比较小的学校,将来他还可以考博士。”
大一刚过,张炘炀已经完全适应了大学的环境和学习,张会祥就根据儿子的学习实际情况,又确定了新的目标——三年之内把四年的大学课程读完。“我帮他制订计划让他利用假期时间,把课程学完。”张会祥的想法得到了学校的支持,学校批准了张炘炀课程免修自学,但必须通过考试,每科必须达到70分以上才算合格。果然,张炉的表现没有让父亲失望,他在三年时间里不仅修完了学校要求的180个学分,而且还超额完成任务,总共修满了200多个学分,且平均成绩超过80分。
神童父亲教子心得
“妻子怀孕时起,我们便开始胎教,每天都听音乐。”36岁才喜得贵子的张会祥夫妇,格外注重对儿子的培养,“儿子咿呀学语时,我便开始教其识字,发现他认字特别快,两岁的时候已认识了一千多个字,五岁的时候认识了两千多个字。”
教子心得一:“多投入能发现孩子的潜力”。“小孩在很小的时候,其实已经显露出一些兴趣和特长,需要家长细心地发现、开发。”张会祥坦言,自己对儿子的教育是不断摸索和发掘的过程。“开始也没准备太早教他识字,可有一次我们下棋的时候,我说‘当头炮’,他就立刻把‘炮’拿出来了,当时我很吃惊,儿子只有22个月大,没人教过他认过‘炮’字,我当时就觉得他对字有兴趣了,决定从识字开始发掘他的潜力。”
2000年秋,5岁的小炘炀进入双台子区长征小学读一年级,一个月后直接升入二年级;又一个月之后升入三年级;四个月之后直接上了五年级:读了两个月后又升入六年级;一年之后小学毕业。只用了两年时间,张炘炀读完了小学课程。
2002年张炘炀升入初中。用两年读完初中三年的课程,还掌握了高中的全部知识。2004年9月,张炘炀直接插入辽宁省盘山县高中读高三,又只读了一个月,然后便在家中复习准备考试,并以应届生的身份参加了2005年的高考,考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教子心得二:“跳级也是为了减负”。张会祥认为,他理解的合理跳级,不是跳过知识,而是跳过教学上无谓的精神精力消耗期。
教子心得三:“教育方式不应该一刀切”。张会祥说:“张炘炀不像大家想象得那么神,其实他付出了很多常人没有付出的努力。我只是想表达这么一个意思,教育方式不应该是一刀切的,如果条件允许,应该为不同的孩子选择更适合他自己的教育模式。”
教子心得四:“相同模式的教育,兔子也会变乌龟”,“用同一种模式教所有的孩子是错误的。”他认为。
教子心得五:英语“死记硬背”,数理化“框架学习”。
教子心得六:“考试应该丢小头占大便宜”。“我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英语一门等于两门’,意思是在知识扩充上得有一点实惠观念,这是个过于务实化的倾向。我当时也意识到,不能因为片面追求高分而偏废某一门某一科,但是就像我常说的那样,人不能两头都占,要求他学习成绩达到样样红,显然是不现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