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大军中,有一类考生可以称为“名校一族”。这类考生非名校不报、非名校不考。他们中有的人明明可以上一个普通院校,但却选择再次考研;有的人为了考上心目中的名校,毕业后不找工作,已经成为专职考研一族多年;有的人为了考上名校的研究生,在大学期间不惜放弃兴趣爱好以及一切社会活动而专注于名校考研题的攻克……这种对名校的痴情可以用“名校情结”来形容。这些名校一族为什么对名校如此痴情呢?他们到底为了什么呢?跨考咨询曹老师为我们总结起来,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提升自我型:有的考生之所以选择考研是希望通过进一步深造提升自己,希望自己能在该学科领域有所建树。这类考生在报考学校时会更加看重学校的教学条件。毋庸置疑的,名校拥有更好的实验室、更强的师资力量、更多的科研经费、更浓厚的学术氛围。因此,如果能进入名校学习,将比在普通学校收获更多。
实用主义型:现在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出台“非重点大学毕业生不要”、“非211或985学校学生不要”等等限制措施。这些就业门槛促使有的毕业生在考研时选择名校。在这类考生眼里,名校意味着毕业后更好的工作机会、更高的薪酬待遇、更加宽广的人际交往圈。
虚荣型:有的考生对名校痴情仅仅是想要证明自己有能力,觉得考上名校比较有面子,能让老师、父母、朋友对自己刮目相看。
自我妨碍型:有一类考生,他们心里清楚自己的能力离考名校有一定差距,在内心深处也并不十分向往名校,但是他们却对名校情有独钟。对考研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就考了试一试,能不能上无所谓”。这时,就要考虑这类考生是不是属于自我妨碍型。所谓自我妨碍又称自我设阻、自我设限,是指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和选择。自我妨碍发生在成就行为之前,为了给预期可能的失败找到一个合理的借口。如有的学生考试之前不努力学习而四处玩耍,这样在考试失败时就能将缺少复习时间作为失败的借口;有的考生故意选择不可能达到的目标,这样在失败时就能够将失败归结为目标太大了而非自己能力不行。那些各方面能力非常一般但却非名校不考、非名校不报的考生可能在潜意识里就是自我妨碍,目的在于为自己可能的失败找借口。
综合型:除了以上分别阐述的几种考生类型外,还有一些考生属于综合型:既属于自我提升型,也属于实用主义型;既属于实用主义型,也属于自我妨碍型等;既属于自我提升型,也属于虚荣型。
关于名校情结,其实早在2006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校园频道就联合实施了一项题为“您有名校情结吗”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在3871名填答者中,55%的人认为,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存在“名校情结”。此外,如果自己或子女的高考成绩与名校录取分数线只相差几分,44.6%的受访者表示“能花钱就花钱,能托人就托人,实在不行就复读”,总之不能就此“委屈了”。至于为何非名校不上,调查发现,76.0%的人认为名校有更优越的学习环境,68.1%的人觉得从名校毕业后能更容易找到工作,66.9%的人认为名校意味着更高层次的交往圈子,49.4%的人认为进了名校就意味着以后能挣到更多的钱。
虽然这是2006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虽然大部分的调查对象说的是高考中的“名校情结”,但是事实上,当时间进入2010年,不仅在高考中存在“名校情结”,而且在大学毕业生考研,甚至在初中、小学、幼儿园中都存在着典型的“名校情结”。具有“名校情结”的考生在报考学校时,对知名院校有一种强烈的偏爱,在这种偏爱的影响下,继而产生非名校不考、非名校不读的报考选择。
在“名校情结”这条路上,有人欢喜,有人忧愁;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坚持,有人放弃。关于名校情结,有人从教育制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均衡导致了学校的之间的巨大差异,要学生和家长停止对名校的过分追逐,而解决的关键在于拉近非名校和名校之间的巨大鸿沟。高级编辑李泓冰在2005年8月《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大学生自杀频现,教育之责何在?》的评论,其中写道:“近年来的名校热,将‘成功’的概念挤得越来越窄,非名校的吸引力严重弱化。将财力人力过度集中于‘名校’而忽视对非名校的拉动和鼓励,事实上是在为名校崇拜推波助澜,不但掩盖了名校的某些缺失,更有意无意地强化了诸多高校的市场化、商业化色彩,使得大学本该担负的社会使命,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都渐付流水。”有网友评论说,“现在的情况是,高等教育的管理者制造出了教育的两极分化,社会和一些媒体跟风炒名校,最后受害的是学生、家长,甚至是整整一代人。”
我们不是教育家、我们也不是教育管理者,我们仅仅是一名普通的考生。我们也许对当前的教育制度抱有不少的怨言、怀有诸多的批评,但是我们却无力改变当前的教育制度,我们所关心的只是自己怎么才能在这样的教育制度下走得更远。因此,对于当前正准备或即将准备考研的学生来说,是否报考名校、如何才能考上名校才是最最现实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首先应该清楚一点的是:在是否报考名校的问题上,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是否合适自己之分。正所谓“没有最好的,只有合适的”。那么,我们在是否报考名校问题上该如何决策呢?报考时怎样才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学校呢?以下几点建议供与大家分享:
1.名校并不意味着一切
对于名校,我们首先必须在思想上正确看待它。虽然名校能为我们提供更多良好的学习条件、能在我们毕业时拥有一块较好的敲门砖。但是,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名校并不意味着一切,尤其不意味着奋斗的结束。
有的考生可能会报着这样的想法,我只要考上了名校就将意味着前途的光明和美好,如果考不上名校就意味着人生的失败。事实上,即使考上了名校,如果你不努力,也将一事无成;即使考不上名校,如果你能脚踏实地地生活和工作,也一样能够有所成就。不知大家是否知晓一个事实:一个成熟的公司每年对员工的考核是平等的,是靠数据说话的。没人会在乎你毕业的学校是不是“211”或“985”。公司里只有能胜任工作和不能胜任工作的两种员工,从来没有名校员工和非名校员工的说法。所以,不管你是否报考名校、也不管你最后能否考上名校,消除对名校的盲目膜拜,做回真正的自己才是最关键的。
2.了解对方、定位自己
《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在报考时,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了解所要选择的学校、专业、导师的各种情况,然后分析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看看两者是否适合。
了解学校、专业、导师的途径非常多,在此就不再啰嗦。要说的只是,名校、名专业、名导师虽然意味着良好的教学条件、浓厚的学术氛围以及更宽广的人际交往圈子,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加沉重的学业压力以及更残酷的竞争。所以,如果你想要报考名校,定位自己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此简要谈谈如何定位自己的问题。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以便进行初步的自我探索 “你最喜欢做的三件事情是什么?”“你最擅长的三个方面是什么?”“你最不擅长的三个方面是什么?”“用三个形容词来描述你的性格”以及“在生命中你最重视的是什么?”这几个问题涉及到认识自我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多个方面。此外,还要问问自己的心理素质如何,特别是承受巨大压力的心理素质如何。总之,在选择名校、名专业之际,除了看到它们会带给你的种种好处之外,一定要清楚地知道你所面临的挑战,最后在作出决策时量力而行,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
3.跳起来摘桃子——选择中等难度的目标
在分析了自我和对方之后,接下来要具体确定目标了——决定报考的学校。在此,著名心理学家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模型对于我们很有指导意义。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动机水平依赖于一个人对目的的评价以及达到目的可能性的评估,因而该理论被认为是一种期望价值理论。追求成功的动机乃是成就需要、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三者乘积的函数,如果用Ts来表示追求成功的倾向,那它是由以下三个因素所决定:对成就的需要(成功的动机)Ms;在该项任务上将会成功的可能性Ps;成功的诱因值Is。用公式可表示为:Ts= Ms*Ps*Is。在这个公式中,Is与Ps有相反的关系,即当成功的可能性减小时,成功的诱因值增加;当成功的的可能性增加时,成功的诱因值减少。现实生活中,如何能够让我们追求成功的倾向保持最大呢,也即如何能够让Ts最大呢?试想,如果Ps为1,也即我们100%能取得成功,此时Is会减小,难以保证Ts最大;如果Ps为0,也即我们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此时虽然Is会增大,但因Ps为0, Ts也只能为0;当Ps为0.5时,也即我们有50%的可能性取得成功,此时Is是一个中等值,相对来说Ts较大。这一公式给我们的启示是,当任务对于我们来说是中等难度时,对于我们动机的激发是最佳的;任务过于困难或者过于简单都不利于动机的激发。可以形象地将之称为“跳起来摘桃子”,桃子即是目标,桃子并非摘不到或者唾手可得,而是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即跳起来才能摘到。
我们年轻人总是意气风发,对未来有太多太多美好的规划。这样的心态原本没错,但却容易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好高骛远。考研中就可见这样的情况:有的考生为了考上理想中的名校,年复一年地充当考研大军,奋战在考研第一线。你可能会反驳说:“我为了我的理想而奋斗,怎么被说成是好高骛远呢?年轻人有梦想难道有错吗?”年轻人有梦想是件好事,但是不知大家是否想过:如果你年复一年的名校梦想都以失败而告终,你除了对自己考研这件事情比较失望以外,是否会对自己整个人生都失望呢?原本只是考研信心遭受了打击,但这种打击是否会辐射到你做其他事情上呢?事实上,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如果一个人做一件事情总是经历失败,这种失败所带来的无助感会辐射到我们做其他事情上,让我们在做其他事情时也显得信心不足,甚至也经历失败。比如一个学生在学业上总是经历失败,老师总批评他,家长总埋怨他,那么你会发现这个学生不但在学业上缺乏信心,在其他方面也会显得胆怯懦弱、没有信心。此时,就会出现 “习得性无助”。对于那些一心报考名校且屡屡遭遇失败的考生来说,一定要留意自己是否出现了“习得性无助”。因为一旦出现了“习得性无助”,这种无助感就会辐射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在生活中失去信心与勇气。
那么,如何预防“习得性无助”的出现呢?如果出现了“习得性无助”又该怎么办呢?此时,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可以为我们指明方向。最好的办法是选择一个中等难度的目标,这个目标对于自己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并非遥不可及,此时不但对于自己动机的激发最佳,而且只要我们努力,这个目标就能实现,也就能让我们体验到成就感而非无助感。如果在我们身上已经出现了“习得性无助”,我们一定要回头想一想自己定的目标是不是太高了。适当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并为之而努力,让自己体验体验久违的成就感。能不时体验到成就感,无助感自然烟消云散。
在这里谈这么多并非打击大家报考名校的积极性,也并非是将大家的名校梦揉碎,而是让大家更加谨慎地对待报考名校这件事情。对于那些为了实现名校梦想而煎熬多年的考生,在此除了表达敬意之外,也希望能带给他们更加理性的思考。
4.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对于“名校一族”来说,竭尽全力提高初试成绩固然重要,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也不能忽视。初试成绩将是你能否进入名校的第一道门槛,而综合能力才是你能否有更大发展空间的制胜法宝。对于那些为了考上名校而在大学期间不惜放弃兴趣爱好以及一切社会活动而专注于攻克名校考研题的学生来说,综合能力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有些二类或三类院校的考生总是担心名校的导师会歧视他们,担心自己即使初试分数不错也会在复试中被残酷地淘汰。其实,复试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考核,复试被淘汰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自己是二类或三类院校的学生,而可能是因为自己的综合能力有所欠缺。因为不少导师在谈到二类或三类院校考生时曾提到,有些这类考生具有很好的应试能力但在综合能力方面很糟糕,比如不知如何进行一个简单的课题研究,不知道该学科领域相对前沿的研究,甚至有的学生书本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但在创造性方面却一塌糊涂。
你可能会说,为了考名校,各种各样的考题已经让我筋疲力尽了,哪还有时间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呢?其实,综合能力的提升并非要等到大三或大四考研的时候才开始。事实上,从你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就应该注重这个问题。大一大二的时候可以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以便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此外,还要多阅读与专业相关的书籍、期刊,如果有机会可以为老师的课题打打杂、跑跑腿,这样不仅可以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面,而且对于科学研究也会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大三就可以开始尝试做一些小小的研究,哪怕是一个小调查、一个小实验或者一篇小综述。这样不但可以学到关于科研的思路、方法等,还可以发现自己以前学习中的不足,促使自己在研究中不断学习。此外,通过做一些小研究,你也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到底喜不喜欢做科研、适不适合进一步深造。到了大三下期或大四,当然主要经历会放在应试性的复习中,但是别忘了抽空到阅览室去翻看一些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拟报考导师的文章。这样做不但能为你在复试中积累资本,也能为你考上研究生之后打下基础。相信如果你初试通过了,综合能力也很强,无论你是几类院校的考生,你一定会成为名校的一份子。
最后祝愿所有希望进入名校的考生们:无论是否能成为名校一份子,好好工作、开心生活最重要。因为我们不是为了名校而活,我们要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