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7年教育学考研改为全国统考以来,教育学这一科目的考试范围扩展为五门,至少涉及五本厚厚的教材。尽管教育学考研不用考数学,但是,如此广泛的考试范围让广大考生、尤其是跨专业备考的考生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面对如此繁多的复习内容,教育学考研复习应该从何入手,才能使得自己的复习事半功倍呢?
从容应对教育学考研有两个关键点: 一个是选择优质的考研复习资料,二是选择高效的复习方法。 考研出题的依据是考研大纲,因此,为了更加紧密地结合大纲、更加有效地进行复习、节省时间,考研复习的核心材料不应是课本,而应该是各类解析考研大纲的复习资料。然而,市场上各类考研大纲的解析种类繁多,如何在鱼龙混杂的各类书籍中选择出条理清晰、应试性强的辅导用书? 就教育学考研而言,一本好的大纲解析类辅导用书必须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内容编排严格按照教育学考研大纲。大纲是考研出题的范围和依据,大纲解析必须严格依照大纲来编排。 二、必须突出知识框架。掌握知识框架是深刻理解知识、轻松把握内容的必要步骤,只有掌握了知识框架,才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而对知识的整体结构和内在的逻辑关系有一个整体性的鸟瞰。 三、应当突出重点和难点,并给出相应的提示。大纲解析类的辅导用书的作用之一就是将考试大纲中的重点和难点清楚地告诉考生,从而使他们有明确的复习方向。 复习方法因人而异,但是,就教育学的复习而言,有这样几点的共有的特征: 一、将每一个考点条分缕析。考研大纲中给出的考点都是概括、笼统的,而考研试卷上总是将笼统的问题加以细化进行测试,因此,考生应该参照相应的复习资料,将复习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的问题。以教育学原理这一科目第二章“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为例。在“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中,考试大纲只是笼统地提到了“生物起源说”、“心里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并没有具体讲解每个观点的内涵。因此,考生要将考纲提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化,具体理解每一个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优点及其不足。 二、提纲挈领,形成知识框架。很多备考教育学的考生在复习时都有这样的感受:一打开书本,就觉得自己什么知识都熟悉、都理解;但是一合上书,就什么知识都回忆不起来了。这是由于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过于注重复习具体的知识内容,而忽略了整体知识框架的构建。只有构建起知识框架并且进行有意识地记忆,才能在脑海中形成整体知识的框架图。
|
[发布者:] | ||
相关阅读:
·英语单词记忆技巧:分析单词词缀是法宝
·研究生补贴仅二三百 生活拮据羞于向父母要钱
·英语面试实战指南:如何自我介绍和回答问题
·赴港读研 听听名校新生经验谈(组图)
·考研分享:别让最后的压力压垮之前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