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北大清华为了各自今年状元录取数量大打“口水战”时,人民日报在报道《中国高校何时不再抢“状元”》中发出一问:“一流考生”是否等于“一流学生”? 报道称,很多国外高校录取新生,重视学生高考(论坛)成绩,也注重学生平时学习成绩;看考试分数等硬指标,更看创新潜力。比如美国俄亥俄州有位高中生特别关注治理水污染,并凭借治理水污染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哈佛大学录取。耶鲁大学中国区面试官则说,最讨厌学生“背答案”,更看中学生是否有特长和创造潜力。因对考生综合素质不满意,哈佛大学曾向165个中国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满分者说“不”。中国香港大学也曾以类似理由,将中国内地各省市11名高考状元拒之门外。这些大学实际上是在挑“一流学生”而不是“一流考生”。 仔细琢磨,“一流考生”和“一流学生”确实存在着差异。所谓“一流考生”通常指考分特别高者,比如各地那么多高考状元,其特征是偏重于掌握已知答案;所谓“一流学生”,则是指注重全面发展并勇于探索未知世界者。这个“学”字,意味着“掌握已有知识”,更意味着“探索和创造”。由此观之,“一流学生”和“一流考生”可能重合,也可能不重合。我国现行考试制度的弊端之一,就是培养出了众多“一流考生”而非“一流学生”。 8月2日中国青年报消息,商丘市第四高中校长、特级教师马廷勋在出国留学说明会上直言:“应试教育就是‘折磨教育’!折磨学生!折磨家长!折磨教师!”为何这么说?因为现行考试制度已经让学校的教学模式以“应考”为目的,使大量在小学中学阶段表现出创造潜质的“一流学生”,为了在考试竞争中胜出,不得不在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中磨平了独特之处,变为“一流考生”,甚至沦为“不入流考生”。不少“一流考生”大学毕业后走上社会,实践能力低,只会纸上谈兵,缺乏探索精神,社会责任感不强,都可以从“折磨教育”中找到原因。 《教育规划纲要》已对招生制度特别是高考改革提出了明确思路:按照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的思路,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这就要求高校用好自主招生权,多多选拔培养“一流学生”,为社会培养更多“一流人才”。其实,高校自主招生已实行了多年,但不少高校往往依旧更青睐“一流考生”。其背后的一个普遍性原因是,“以分数论英雄”相对公平,也更容易把握。当清华和北大都在“以分数论英雄”,为分数而争抢之时,我们看到的是整个大学教育的悲哀。有目共睹的是,这个相对公平是需要代价的,现在看来,这个代价还相当之大——我们的大学不仅培养不出大师,连真正的“一流人才”也越来越缺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之需,其最终结果是削弱了社会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因此,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推进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已刻不容缓。困难肯定很多,但真心去做,就能在破解难题中推进。当“多元评价、公平录取”成为现实,“抢状元”现象也就不会再那么热闹了。 |
[发布者:] | ||
相关阅读:
·英语单词记忆技巧:分析单词词缀是法宝
·研究生补贴仅二三百 生活拮据羞于向父母要钱
·英语面试实战指南:如何自我介绍和回答问题
·赴港读研 听听名校新生经验谈(组图)
·考研分享:别让最后的压力压垮之前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