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高考咨询 > 高考资讯 > 高考信息 > 正文
保障稀有专业 65.2%受访者建议进行个性化培养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6-07 10:50
分享到:

[摘要]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人进行调查显示,58.7%的受访者选择专业主要看兴趣,65.2%的受访者建议高校为稀有专业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保证其“后继有人”。

日前,麦可思研究院发布《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报告根据2015届本科毕业生数据列举了就业率、月收入等指标排名前10的专业。不同专业招生情况一直有着很大不同,有些专业爆满,优中择优,有些则门可罗雀,甚至靠调剂、降低录取分数线完成招生。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8.7%的受访者选择专业主要看兴趣,65.2%的受访者建议高校为稀有专业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保证其“后继有人”。62.1%的受访者认为可以对中学生进行基础宣讲,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优势。

58.7%受访者选择专业主要看个人兴趣爱好

调查显示,58.7%的受访者选择专业时以个人兴趣爱好为主。

马昱辰目前就读于厦门大学考古专业,“之所以选择考古专业,是出于兴趣,我喜欢艺术。而考古不仅和艺术有一些联系,它本身也非常有趣。”

其他还有:就业率(48.7%),录取难易度(39.9%),发展前景好的热门专业(38.7%),家人意愿(27.1%),专业难易度(26.1%),对应行业前景(23.0%)。

南开大学图书档案专业就读的李红伟表示,这个专业是他填报的最后一个志愿。“当时比较仓促,对专业了解也不够。上学后想转专业,但由于专 业保护的原因,没能成功。”李红伟也表示因个人兴趣的原因,研究生阶段不想再就读本专业,“不过单看专业本身,其实很不错:师资非常强,有几位教授很厉 害,因为专业人数比较少,师生交流也非常充分”。

受访者中,59.0%的人对自己所学专业表示满意,其中9.4%的人非常满意。表示一般和不满意的分别占26.2%和14.7%。

马昱辰介绍,目前本校考古专业只有8名同学。“我们人文科学试验班是大类招生,入学时大概有180名同学,但两年后分专业,学考古的只有我们8个。老师那边特别希望有男生来学这门专业,但实际上很少。”

南开大学招生办老师吕微(化名)对记者说,各个学院的招生计划在本科招生时基本都能达到,“小众专业甚至是‘几代单传’的现象,在大类招生然后再细分专业时更易出现。”

67.6%受访者建议学校对“稀有”专业提供就业保障

李红伟告诉记者,省市级图书馆的就业门槛比较高,高校图书馆招人一般也要硕士。本科生就业方向通常就是基层图书馆、档案馆和信息部门,“但实际上不少人都不会选择这条路”。

马昱辰认为其专业冷门的因素很多,“第一个就是现实问题,考古不会赚很多钱,人们往往是追求经济利益的。其次是发展也慢,考古学不能立竿见影。”他觉得学科的建设还是要看国家的政策方针和社会需要。

调查显示,59.0%的受访者认为专业小众主因是就业率低。57.2%的受访者认为是就业面窄,47.3%的受访者认为是专业兴趣狭窄。其他还有:专业知识难度高(32.2%),人们不了解(31.3%),学习过程累(21.5%)。

马昱辰表示,考古专业就业情况还是很好的。“单看就业率,考古专业在人文学院是最好的。对口的单位是考古所、博物馆、文物局等。实际上人才 缺口很大,许多工作人员不懂文物,没有相关知识,不懂文物该怎么展出、怎么保护。就业不是问题,至于薪水就跟就业单位有很大关系了”。

吕微有些无奈地告诉记者,其实一些学科建设非常不错,师资力量也强,但因一些刻板印象,学生对专业不了解,以及出于就业和待遇的考虑,一些 专业遇到招生难题。“当然,某些相对小众的学科宣传不够,是导致人们不了解专业设置和就业情况的主因。这是目前整个中国大学招生都会遇到的问题,需要全社 会共同解决。”

如何能保障“稀有”专业“后继有人”?调查显示,67.6%的受访者建议学校提供专业就业保障。

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表示,想要建设好小众稀有学科,国家公共政策要给一些基础类和濒危学科以政策支撑,尽快纳入规划。 “本 科应强调公共课程的教学,不急于进入专业性的学习,注意教学宽度。先把摊子铺开,再把沟挖深就好。在研究生的学习上,则要注意专业细分和方向扩展。合理设 置学科,迎合就业细分需求。”他表示,同时要提高教师对专业前景的期望,增加课题、外出访学等机会,这样才能留住人才。

调查中,65.2%的受访者希望为“稀有”专业制定个性化、定向培养方案,55.7%的受访者建议为“稀有”专业开辟津贴补助渠道,27.7%的受访者则呼吁转变一切向“钱”看的观念。

62.1%受访者希望对中学生进行基础宣讲帮助了解自身优势

吕微告诉记者,冷热专业一直存在,许多学生都想学经济类或管理类,并且不论理工科还是文科学生均如此。“每年的经管类招生都很火爆。理科还有一个数学类,但好多学生报数学类也不是真喜欢数学,也是想着以后学金融相关专业”。

在未来几年,哪些专业被认为将会发展得不错?调查显示,56.0%的受访者认为是理财规划相关专业,49.7%的受访者看好环境工程类专 业,39.2%的受访者则认为幼教会非常抢手。其他还有:计算机技术(38.0%),小语种(36.2%),农林牧渔业(26.2%),殡葬业 (22.0%)。

张宝义表示,近几年,个性化就业特征越发明显,在市场中最受欢迎的是细分的职业而不是大众化的职业。“同样,整个社会的就业趋势也转向服务方向。之前服务类和社会工作一直很不被看好,但近几年就业很不错,像养老、社会保障、残疾人产业的发展十分蓬勃”。

谈到如何保障就业水平,张宝义表示,稳固大学生就业是国家的一项保障性举措,激励社会发展的信心,也避免社会资源浪费。“高校需相应调整专 业,办学条件差、市场需求小、莫名其妙的专业该停就停。从政府层面,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保证充分传达就业信息。在基层的人才需求上,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尤 其明显,政府也要在公共服务上进行大力投入”。

张宝义还表示,应发展专业的就业咨询机构,对就业形势、各专业发展方向以及学生需具备的能力素质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预估,来指导学生志愿的填报。“学生和家长需冷静分析自身与专业匹配度,几年后就业环境可能会发生变化,热门专业未必还‘热’”。

调查中,62.1%的受访者建议提前对中学生进行基础宣讲,让学生早了解自身优势。56.9%的受访者建议通过兴趣、性格测试辅助学生报 名。其他建议还有:衔接大学课程与高中教育,早发现学科特长(54.2%),学校做好高考(精品课)志愿填报辅导工作(43.0%),家长与学生充分沟通,做好协调 (38.3%),提倡立足长远,消除从众心理(31.0%)。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高考首日不见“陪考大军” 送考不陪考更理性  ·北京市高考“3+X”15年 文综理综渐成真综合  ·史上最严高考:规范取证兼顾打击与不影响考试  ·高考改革不妨走走“回头路” 彻底解决教育公平  ·44岁父亲时隔28年今参加高考 给高二儿子当榜样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