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的魅力正好在于它的理想与浪漫会不经意间激发起学生人性中静默的部分,它会让学生不经意间感到有趣,然后投身进去。 2010年我参加高考(课程),全国卷II,语文141分。 2011年,我在上海辅导一名金苹果中学的初三学生。小伙子课业成绩拔尖,想考上海中学,惟独语文成绩差十来分。他非常努力,对每个科目都全身心投入,并不像一些学生为了倚重某些科目而偏废了语文。他很重视语文,对他而言语文不仅不是可有可无的,甚至是直接决定去得了上海中学与否的一环。他作业完成得规规矩矩,语文考试的答题模板背得滚瓜烂熟。可他就是拿语文没着,考不上顶尖的分数。寥寥几句,但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在此之前,我没有家教经历,也没有近距离观察同学怎么学语文的爱好。很久以后我回想起这件事情,我有了自己的结论。他学习语文的时候,失去了“语文”二字含义之外的东西,那儿才是语文的范畴。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它对中考、高考都适用,这也是高考生进入语文拔尖行列的瓶颈。如果从不及格到及格有一种技巧,从110分到120分有一种技巧,那么进入130分又应该有另一种技巧才是,那么这种技巧去哪里找呢?必须承认的是,130分确是高考语文中拔尖的分数,有时一个毕业班里难找出一两个考上130分的学生。 如果把“语文”理解成“汉语语言”和“中国文学”,高考似乎都涉及到了。高考是中学教育的终点,应试教育的大纲规限了它的范围。语文考试的一大特征在于,考生在漫长的备考过程中获得了题目形式和方法论形式,并在考场上实践它。因此,素材是不重要的。题海战术使考生熟练和习惯题目形式和方法论形式的集合,让它们处于上手状态,考场上面对不同的素材能不由自主地写下答案。这是题海战术的理想状态,也是一些中学老师归纳、精简答题方法的理想目的——让形式上手。 木匠做木工时感觉不到锤子的存在,因为锤子在他手上敲砸了千百次。当锤子还是新的时候,锤子不上手,木匠会时刻注意到它,就像买了新表的人爱看时间一样。这两句话可以对应渴望提高高考语文分数的人的两种状态。后一句话对希望把语文分数变得好看些的考生适用,他们的理想成绩可能是100-120分,也可能是90-100分,但绝不应该是130分以上。像木匠千百次挥锤一样做题、总结方法,就有很大机会到达这一区间。但我要讲的是前一句话,许多把130分甚至140分作为自己高考语文目标的学生,他们早已经感觉不到锤子的存在了,但为什么还差一点,差在哪里?不妨换个思路,想想木匠做工和学习“语文”不一样在哪里*。 应试教育是一个“打造”考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二字含义之外的东西被消解了。中学时代正处花季,是人性中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敏感而活跃的年龄。正好,语言和文学是寄托理想与浪漫最好的场所。在自己和他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语文是反思性的工具。可惜的是,语文的力量没有被维护住,它本质上成了它所不是的东西,它被中学机构和机制异化了。那么我们还谈“语文”吗?在高考面前谈一些高考外的内容,其合法性来自哪里呢? 这里谈论的是突破130分的瓶颈。“语文”的内含在应试教育的语境中偏移了,众人求诸解题方法和题海战术,把语文考试当作一种戏法。“语文”被纯粹化、体制化,语文考试诉诸同一性,寻找纯粹的可能——这一点从该死的现代文阅读答题模板就能看出来。一位好的中学语文老师能维护“语文”二字背后的力量,同时维系学生对高考分数的憧憬。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让学生感到有趣。语文的魅力正好在于它的理想与浪漫会不经意间激发起学生人性中静默的部分,它会让学生不经意间感到有趣,然后投身进去。此后,学生将不再感到像木匠重复体力劳动一样;反而有了激情,这种激情能帮助学生探索语文所指的更广阔的视野。以上是突破瓶颈的第一种办法。语文老师的例子是我顺便举的,你可以从其它地方获得这种力量。有人说好的中学语文老师难遇,但仔细想想,比起其它可能获得这种力量的地方(我甚至没想出超过三个),好的语文老师很易得,珍惜他们并多和他们谈谈。他们能间接地让你的答题在试卷堆里放光,变得与众不同。 我再结合自己的高考讲点其它的。如果要问,想比之下你最喜欢哪一年的哪一道高考作文题目,我一定会说是我高考时写的那道。题目请考生谈谈对“浅阅读”的看法。我当时很喜欢这道题目,下笔如有神注,没用超过半小时就完成了。所以,突破130分瓶颈的另一个契机是运气。作文给我的印象最深,所以我举了作文的例子,也许你能碰到其它令你兴奋不已——简单也好、自己感兴趣也罢——的题呢? *我这里举木匠做工的例子不是说木活是刻板的,木匠只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另一个原因是海德格尔举过同样的例子论证上手相关性。 (知乎)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2017年浙江新高考 技术是一匹“黑马”
·中南大学开“柯南”选修课 受大学生追捧
·高考物理中等水平考生短期内如何提分
·全国卷和广东卷:考点基本一致题型与分值有变
·香港浸会大学4月18日在京召开2015本科招生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