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85、211成高校“贫富分水岭”,这很不正常:它投射出的,是行政计划思维之弊,而这也让初衷挺好的政府战略计划拖住了自主办学的后腿。 2013年,作为“211”“985”序列的清华大学科研总经费最多,为39.31亿元,财政拨款为27.75亿元,而非“211”“985”的高校科研经费最多的西南石油大学,4.6亿元中仅有26.1%为财政拨款,两者科研经费所获的财政支持相差23倍多。 这是新华社提供的调查结果,直观反映出985、211身份对高校获取经费的影响。对此数据,有些人可能不服气:清华科研实力强,获得更多的国家课题经费很正常。在国外,哈佛大学获得的学术研究经费不也高于普通院校吗?问题是,国外大学获得更多经费并非靠行政计划安排,而是通过正常竞争,前者引导学校面向行政指标办学,后者则是从学术规律出发。 985、211应是激励手段,而非评判依据 985和211工程,本是国家重点资助学校、学科建设的战略。国外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时,也曾有国家重点资助计划。从逻辑上讲,政府拨款是为提高办学水平,因此国外普遍强调投入的效果,而不会把入选项目作为评价依据。但在我国,入选工程、计划本身却变为荣誉,导致重点资助战略严重异化。 拿985工程来说,若是把入选985而非利用工程所获资金获取绩效,当作办学地位提升的标准,那它必然引导学校把精力用错地方。所以可看到,我国高校合并潮出现在985、211工程评审期间。而科研中存在的“重立项、轻研究”风气,原因也在于此。 高校教育与科研,先得抢工程,有工程才有身份有资源,而教学和研究则被置于教育次序末端。在此情况下,985、211也就成划分等级的符号。它能人为制造出学校的三六九等、学者的身份之别,而这又会影响到招生、就业等。这跟国际上的大学分级依据的“市场导向——自然分层”,完全是两码事。而拨款体系的扭曲下,无论是高校发展机制还是行政评审指标,都会偏离学术本位。 政府战略计划不可妨碍学校自主办学 说到这,问题来了:政府制订战略规划只会南辕北辙?有些人结合日本制订的“50年内培养30名诺贝尔奖得主”的宏伟计划,来论证我国推进教育工程、人才计划的合理性。可事实上,日本为发展基础教育研究,设立国家资助经费,任何学者都可平等申请。注重绩效考核与倡导平等竞争,构成政府投入的基本取向。 这无疑可资借鉴:归根结底,要理顺政府计划与学校自主办学的关系。政府加大投入可以,但不能嵌入到资源分配枝蔓上来,而应建立国家教育拨款委员会,负责制定教育拨款预算并进行专项监督。 在具体工程、计划上,它着眼“长期规划”的同时要加强“动态管理”,要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评估,并根据检查考核结果对有关学校建设项目和分年度预算进行动态调整。在绩效评估中,形成让数据说话的证据文化,也拓宽评审指标内涵,并建立“绩效不佳退出制”。 而在自主办学的环境中,学校办学不能高度依赖政府部门的资金,而应拓宽社会办学资源。很多高校现在把科研项目分为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把政府部门的纵向课题作为考核、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横向课题则被视为含金量不高。这类偏颇的评估方式必须改变。 说到底,要消除集结在985、211上的问题,重在消除它背后的行政计划思维,这不是说国家该取消一流大学战略,而是说应在保障投入的基础上,推进校际与学科间公平竞争,把绩效考评提上更重要的位置,而与之对应的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等,作为一揽子举措也应加快步伐。 □熊丙奇(教育学者) ■ 网友微评 @中南大学李景升(高校教师):建立一个阶段性考核机制,当然也不能年年考核,年年考核存在着建设周期短,建设绩效不明显,同时又分散高校精力的问题。但十年一考应该可以吧?两个名单个数不变,后几名的下来,让那些发展快的好的上,这样也给那些非985、211的高校一些进步的动力,让人家也有盼头,积极性更高些,岂不更妙? @Wind:2009至2013年五年间,政府拨付的2647.69亿元科研经费,72%被112所211和985高校瓜分,剩下超过2000所高校只能分摊剩余的700多亿。富的富死,穷的只能勒紧裤腰带,难怪人家说,211、985是亲生的,其他的都是抱养的呢。 (新京报)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媒体:985何以从一流大学战略变为等级符号
·内蒙古2015年高考报名要采集指纹血型
·明年起自招挪到高考后重本线徘徊者建议参加
·媒体:放弃北大读技校再证“兴趣为王”
·八成受访者期盼高考加分“改变政出多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