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高考咨询 > 高考资讯 > 高考信息 > 正文
专家:体育列入高考加强可助体育锻炼须防逆反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9-19 07:44
分享到:

[摘要]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系教师岳海鹏说:体育进入中学考试后,现在已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从中考后到高考前,体育运动时间被严重占用。

考生体育课为何常被占?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系教师岳海鹏说:体育进入中学考试后,现在已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是,从中考后到高考()前,体育运动时间被严重占用。学生从小学到中学都没形成体育运动习惯,到了大学也就更不爱运动了。调查揭示,国家体育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29.1%)、家长缺乏足够认识(20.1%)、学校体育场地不足(16.8%)和当下体育锻炼功利性太强(12.5%),是制约青少年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新学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简称“新标准”)将体育测试成绩与毕业证挂钩,引起社会关注。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手机腾讯网3512人的一项调查显示,仅48.3%受访者自认身体健康,36.3%受访者认为自身体质处于“亚健康”水平。调查同时发现,只有27.1%受访者经常甚至每天锻炼身体。体育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个体懒惰、工作学习压力成为受访者“动”不起来的主要原因。

参与调查的受访者中,90后占47.1%,80后占34.1%,70后占18.8%。其中,男性占58.6%,女性占41.4%。

仅27.1%受访者经常锻炼身体

“按照新标准,1000米我也就勉强及格。”大三学生杨君说。认为跑步枯燥的杨君,平时的体育锻炼就是打羽毛球。“但是也只有刚开学这段时间有空,一周能打一次就不错了。”

《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报告(2014)》显示,接受调查的1551所学校中,有40.8%的学校不能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对喜欢的体育课经常被“侵占”,在西部一所农村中学读书的王晓宁语气无奈,“一周就指望着这45分钟‘放风’了。”

调查中,仅27.1%受访者会经常锻炼(其中,14.7%受访者每天锻炼)。33.3%受访者平时很少进行体育锻炼,23.9%受访者从不进行体育锻炼。

参加工作三个月的王颖颖就属于“从不锻炼”的这23.9%。“能坐着就不站着”成为她日常生活的写照。虽然明白自己的身体状态不好,但王颖颖却无力改变现状。“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躺在沙发上,不想动。”王颖颖说。“走个楼梯都觉得累。”

与王颖颖类似,做程序员的周寒每天趴在电脑前,累了就伏案而睡。“最近经常感冒,脖子也酸痛。”周寒说。因为工作的原因,“夜里常常醒来”。周寒认为自己的身体极度疲劳,严重缺乏锻炼和正常的作息,但是面对堆积如山的工作,他只能勉强打起精神应对。

调查显示,仅48.3%受访者认为自己身体素质处于健康水平,36.3%受访者认为自身体质处于亚健康水平,还有15.4%受访者表示不确定。

88.6%受访者还不理解什么是“动商”

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主因是“工作学习压力”(48.5%)、自己懒惰(39.7%)和体育锻炼成本太高(15.9%)。

《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报告(2014)》显示,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日趋健全,其中国家级青少年体育健身俱乐部达4518个,省级青少年俱乐部1128个,地市级609个。但这种基础层次俱乐部数量少而国家级层次俱乐部数量多的结构不尽合理。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8月份的一项调查揭示,“社区周边道路、学校或单位场馆是众多体育锻者使用最多的运动场地”。“场馆开放时间有限,有时抢不上场地,只能放弃运动。”杨君说。

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认为,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体育就是随便玩玩、浪费时间的观念在学生及家长心中根深蒂固。”为使全民重视体育锻炼,他提出“动商”(即个体的运动商数,主要包括运动素质、运动心理、身体机能等方面)这一理念。

但是在调查中,88.6%受访者并不理解“动商”这一概念。

“因为大家没有像重视情商、智商一样重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才会对体育锻炼产生怠惰甚至毫无感觉。”王宗平解释道。“高考的应试教育模式导致大家不重视体育。”他认为虽然近一年来关于体育项目,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等规定出台是最密集的,但却收效甚微。“这些政策落实不到位,责任制也不到位。”他说。

在高考指挥棒下,体育教学、体育课程设计都是让位于考试的,导致学生连基本的跑步都不会。“你看某中学学生跑步的视频,每个班级排列成几排,喊着‘一二一’的口号,像阅兵一样,根本不是跑步锻炼的步幅和节奏。”王宗平说。

“体育进入中学考试后,现在已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系教师岳海鹏说。“但是从中考后到高考前,这段体育运动时间被严重占用。学生从小学到中学都没形成体育运动习惯,到了大学也就更不爱运动了。”

调查揭示,体育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29.1%)、家长缺乏足够认识(20.1%)、学校体育场地不足(16.8%)、体育锻炼功利性太强(12.5%),也是制约青少年身体发展的重要因素。

体育进高考,专家认为有利有弊

王宗平认为,要想改变青少年体质逐年下降的现状,唯有让体育成为高考项目。“体育列入高考,可以让大家感受到体育好带给学生的竞争力,就会慢慢转变观念,重视体育运动。”王宗平说,“但是,这次高考方案改革几乎没有涉及体育方面,对体育定位还不明确。”

体育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的配备也应当加强,体育课程的设计应当改进。王宗平指出,目前我国体育教师缺口30万人,出于安全考虑,目前教师上体育课的方式“很温柔”。而没有较强运动负荷的体育锻炼,对身体是没有任何效果、没有帮助的。“体育课程的设计,必须要有一些身体接触,要有一些对抗,要有对学生差异化、针对性的训练。”王宗平说。

“如果在现阶段体育课进入高考,短期内有利于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岳海鹏说。“但是会出现仅仅为了考试而运动的现象。学生的出发点不是提高身体素质,真心热爱运动。长期来看弊病还是比较大的。会造成学生对体育课的逆反心理,违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目的。”

岳海鹏认为现在高考改革正逐渐摈弃“唯分数论”,对于体育教学也是一种促进。但改变这个过程肯定是长期的。“还是要从小学开始培养孩子的兴趣。”岳海鹏认为,可以利用小孩好动的天性激发青少年对运动的热爱。不要过早地让他们进入某个项目,不以考试为标准来衡量他们的体质。

王宗平指出,体育锻炼的目的不仅仅是增强学生体质,更有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塑造人格、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的意义。“体育项目大多是全身的运动,需要协调身体达到最佳的状态。这对于锻炼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很有帮助。”王宗平说。“体育锻炼与竞赛中的输赢可以教会青少年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王宗平说。

调查显示,增强体质(60.6%)、具有吸引力(36.6%)、锤炼意志(30.3%)、减轻学习压力(16.7%)、提高团队精神(11.4%)等,是受访者认为体育锻炼的主要益处。( 王琛莹)

(中国青年报)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杨东平:不能因为害怕腐败而拒绝高考改革  ·专家:体育列入高考加强可助体育锻炼须防逆反  ·福建一学院新生报到 31个人名字叫“婷婷”  ·拒绝考试机器 才能破除“唯分数论”  ·对话“夺刀少年”柳艳兵:我想做一名普通学生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