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高考咨询 > 高考资讯 > 高考信息 > 正文
201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939万 农村生增加17万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5-31 09:56
分享到:

[摘要]教育部统计,今年全国高考报名939万人,较去年增加27万人,增幅3%。农村户籍学生增加17万,共有5.6万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将在居住地参加高考。

权威发布:教育部()统计,今年全国高考()报名939万人,较去年增加27万人,增幅3%。其中普通高中应届生增加26万人;中职毕业学生增加11万人;复读生减少10万人。报名学生中农村户籍学生增加17万人。今年将有28个省份开始解决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问题,共有5.6万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将在居住地参加高考。

高考改革有望增选考科目

对于迟迟未出台的新高考改革方案,申继亮透露,在目前的征求意见稿中,有一种意见认为,应该将语文、数学外语列为必考科目;另外提供3门选考科目,从文、理教学科目中选择,选考科目将以等级评定的方式计入高考成绩。

改革不等于高考不考英语

针对“高考改革方案2017年实施,英语退出统考”的传闻,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1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特别是高考改革事关千万学子和广大群众切身利益,十分重要、十分复杂、十分敏感。目前,教育部正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紧锣密鼓地研究制定和完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

“方案力求充分考虑高考改革的复杂性、周期性和长期性,先试点后推广,以积极稳妥地有序推进。”续梅说。“方案确定后,我们一定会及时发布,按照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方便考生和家长 了解。”

自17日开始,有关“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称高考改革方案2017年实施,英语将退出统考”的报道成为关注热点。记者18日午间电话采访了正在杭州出席学术会议的顾明远,他向记者详细解释了自己对高考英语改革的理解: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多次考试是改革方向,现有的计分体系造成分分计较,考生差一分就排一操场,不公平,也不科学,因此我们很多专家都主张英语实行等级计分制,并以多次考试中的最好成绩计分,这绝不等于高考不考英语,也不会削弱目前的英语教学,因为高校招生录取时对英语等级仍会有要求,只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高校的要求可以有所区分。

去年,教育部曾表示拟于2017年实施高考改革试点。“当时教育部是根据三年早知道的原则,宣布的这一时间节点,但是高考牵系重大,目前方案尚未确定,因此有关改革的一切都要以相关部门的正式公布为准。”顾明远说。

已卸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的顾明远,现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近年来,顾明远参与了关于高考改革的相关调研和方案论证。

13省份高考增品德加分

高考改革的话题近日在中国社会持续延烧。继“英语拟实行社会化考试”之后,各地新近披露的高考加分项目调整方案,特别是“品德加分”的项目,又引发热议。

高考被称为“中国第一考”,尽管近年来报考人数有所下降,但每年仍有900多万考生走进考场。由于是“千万人走独木桥”,往往1分之差,就会改变很多考生的命运。

高考加分政策实施的初衷恰恰是弥补分数这一单一录取标准的不足。但近年来,这一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却出现加分项目泛滥、弄虚作假等问题,使其公平性受到公众质疑。

盘点中国31个省区市新一轮高考加分项目调整方案可以看到,多个省份将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等剔除加分名单,但引人注目的是,有13个省份的高考加分项目中明确提及“思想品德”和“见义勇为”,一些地区甚至可以加20分之多。

以北京为例,今年开始增加“品德加分”: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先进事迹、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应届毕业生(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区、县级见义勇为荣誉称号的考生列入此项),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向学校提供档案。

舆论普遍将此解读为“高考新政”,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记者解释说,这一轮高考加分项目调整,其实是各地对教育部等部门2010年发布的《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具体执行,并无太多新意。

该通知要求,从2014年起,开始调整高考加分项目,力图治理加分泛滥和加分腐败现象。

据了解,北京本次调整加分政策的思路是“减少项目、缩小范围、降低分数、透明公开”。根据该市《高考加分政策及资格审核要求》,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先进事迹、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考生须经有关中学推荐,市教委核准,市招生考试委员会批准。

尽管“品德加分”会层层把关,但高考改革事关教育公平,一举一动牵动各界神经。因此,该消息一经披露,还是引起一些教育界人士和家长对于“操作能否公平”的担忧:“品德加分”如何认定?有哪些实施细则?会不会给权力寻租提供新的空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品德加20分,没有专业的认定程序,可能存在运作空间。即便是公开透明,因为思想品德缺乏客观判断依据,需要长时间观察,也很难做到评判公正。

“让行政权力简单制定或者实施‘品德加分’存在风险,甚至可能影响到一代人品德的养成,需要慎重执行。”储朝晖说。

安全教育被中国很多家长视为优先的选项,因此,很多教育界人士和家长也忧心“见义勇为”的加分会对一些学生产生误导,毕竟考生大多数是未成年人。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也建议慎重执行。

自1977年恢复进行以来,高考在中国人才选拔方面发挥了无可取代的作用,但“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也时常遭受批评。近年来,高考改革有加速进行的趋势,高校自主招生、异地高考、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等举措陆续推出。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要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这为高考改革描绘了“路线图”。

对于这次高考加分项目调整,熊丙奇肯定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他同时表示,高考加分已经从当初为校正单一的分数评价的初衷,逐渐演变为“加分教育”和“加分腐败”,以至于国家要明确提出清理高考加分项目。但是,如果只清理高考加分,而不进行高考改革,这样的治理并不能彻底消除加分腐败问题,也对引导学生发展个性、特长不利。真正的“高考新政”,应该是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武汉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  ·高考冲刺:2014高考倒计时 有效减压三大妙招  ·人民大学原处长蔡荣生涉受贿千余万被捕  ·高考前饮食营养六个关键词  ·怎么复习数学才能提高效率?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