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高考()改革方案2017年实施,英语退出统考”的传闻,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昨日表示,教育部正在前期深入调研基础上,紧锣密鼓地研究制定和完善改革方案,先试点后推广,以积极稳妥有序推进。虽如此,但针对诸项改革措施各方展开激烈辩论,其中引人注目的还是“英语考试改为社会考试”。 社会化英语高考,权威性何在? 在中国现行的语境下,在高考大格局并无质的改变的情形下,单单将英语这一科目考试社会化,却有值得让人忧虑的地方。 我以为,将英语纳入社会化考试,并无不可,因为从本质上说,高考所有科目都应该是社会化考试才是正道。而据我个人的预测,未来高考的所有科目走向社会化将是必然趋势,何时能够完全实施,其实只是时间问题。然而,在中国现行的语境下,在高考大格局并无质的改变的情形下,单单将英语这一科目考试社会化,却有值得让人忧虑的地方。 单单就英语科目本身的变化而言,英语高考社会化所引发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化了的英语高考,权威性何在?中国的高考是由政府主导的国家考试,因为各个科目都是由教育部门聘请相关科目的专家,闭关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现场出题,然后由自上而下的教育机构来安排学生考试。这种考试的权威性自不待言。但问题是,既然英语的分数并不是在未来作为一个参考,而同样还要作为高考的必考入门科目,那么,在其他考试都属于“国家考试”的情形下,单单把英语作为社会化考试,人们自然要问:这种考试的权威性谁来保障? 我们知道,社会化考试的形式,一般是以从庞大的试题库中人工选择或者电脑自选出一套乃至多套试题的形式出现。就现实而言,社会化考试的难点在于:谁来主导并主持这样对考生如此重要的考试?如何把这个社会化考试做到标准化,使之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英语水平?如何与中国现行的基础阶段英语教育和未来大学英语教育相衔接?如何考虑并周到策划,使考试本身做到安全完善,而不至于出现不公平乃至作弊等影响教育公平的事情。 第二,英语高考社会化后会引发学校英语教育(包括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出现的波动,怎样平复?这方面可能带来的问题至少有四个方面,一是,学生会轻视乃至忽视英语的学习;二是,英语教师会担心未来失业,这一现象不仅在中小学中有,在大学同样存在;三是,那些认为英语科目可以放一放的家长,在未来,在看到其他家长如此重视之后,一定会不知所措;四是,虽说今后英语会一年多考,这“看上去很美”,但可能会带来学生更大的负担。 第三,未来极有可能引发教育公平的问题乃至在未来引发社会公平的问题。这个问题现在可能还看不出来,但将来一定会出现,需要对此有清醒的认识。 如何在未来避免出现这样的后果,应该是政府决策者以及教育家应该提前思考的问题,并及早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郭英剑 (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 社会化,不会降低外语教育的地位 “英语考试改为社会考试”,不会降低外语教育的地位。只要社会有公平的用人制度,市场有不违规律的用人文化,任何有专长者,包括有外语专长者,都能“得其所哉”。 之前,《教育部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中已提出,“高考英语科目一年多次考试”。 若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多次考试,我的理解是:学生如果在高二即通过英语考试达到某个等级,这个等级达到某类高校或专业的录取要求,该生即可以用省下来的时间去学其他科目。“一年多次”为什么比“一次考试”要好?有教师打了简单的比方:三年辛苦,而高考那三天感冒发热,一门失手,前功尽弃。如果学生一段时间内忙于某项感兴趣的学科,他可以不参加这一季的外语考试,而选择状态最好时参加考试,也可通过多次考试积累经验,最后获取自己需要的等级。 近几年,从小学三年级起学英语,将近千万学生用了十年时间学英语,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通过高考,到了大学,仍然有“英语四六级考试”在等着他们。能掌握一门外语,提高国民文化素质,这是教育愿景,但如何提高外语教育水平,让学生学以致用,让他们腾出较多时间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可能更为重要。 “英语考试改为社会考试”,不会降低外语教育的地位。学生根据个人学习兴趣有选择自由,“热爱”永远是学习的动力,只要社会有公平的用人制度,市场有不违规律的用人文化,任何有专长者,包括有外语专长者,都能“得其所哉”。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考试方案有过多次改革,总趋势是朝着公平公正、科学的方向发展,但改革都会遇到很多困难。在无孔不入的应试教育状态下,一些荒谬恶劣的现象层见错出,而制度性地应对措施往往滞后,这与决策层面过于乐观的判断有关。当下不能不考虑的是:“外语考试改为社会考试”,如何制定相对稳定的制度以保持考试的公平公正,如何保持“一年多次考试”命题难度系数的平稳,如何克服等级划分过程中的失衡等。 高考改革方案讨论,集思广益的同时,也必须看到这是筑舍道旁,想要经得起众议蜂起,要有制度保证,也要有改造旧观念和旧习气的勇气和决心。教育关乎人的一生,不可不慎重,改革措施,都要考虑学生的发展,不能剥夺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和老师们交换看法时,不约而同地有些担忧:“教育官”能不能不再把考试升学率当作个人政绩?社会与政府能不能采取措施,对“教育商”的经营作出一定制约,防止他们轻易地摧毁新一轮的考试改革?还有,家长能不能理性地看待考试改革,不要过早地作出反应? 吴非(知名杂文家、南京师大附中教师) (新京报)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顾明远:“2017年英语退出统一高考”系误读
·从滋补汤到私房菜 备考家庭应战"舌尖上的高
·高考应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考查
·高考改革应该淡化高考的指挥棒地位
·聚焦高考众生相:城市尖子生弃考 农村孩子苦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