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高考咨询 > 高考资讯 > 高考信息 > 正文
教育时评:高考改革路上且行且珍惜(3)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4-23 10:23
分享到:

[摘要]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日前在南京举行教育专题报告会时透露,全国的高考方案的确已经初步确定:考语数外三门。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日前在南京举行教育专题报告会时透露,全国的高考()方案的确已经初步确定:考语数外三门。其中外语是社会化考试,目前的考虑是一年考两次,也有建议以后可以适当增加次数。另外让学生选三门最擅长的课去考,按等级来评价,分为五级。

长期以来,高考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无可替代。因为高考实实在在地决定了每一位年轻人今后究竟是在清华深造还是在农村务农。而每一次的高考改革都会引起社会强烈的关注与热议,这次也不例外。

从考试政策建议来看,让学生自主选择三门自己比较擅长的课程,可以给那些“偏才”创造更大的升学机会;此外,由于每年都会有一部分考生因为生病、迟到、压力等原因发挥失常,甚至错过当年的高考,增加考试次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状,确实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然而,改革路上,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高考改革,关系到千万考生的切身利益,因此,出台完善的细则本身就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此外,在改革过程中还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问题,如何理性对待和有效处理这些突发问题,则是对改革者智慧与勇气的挑战。如果不能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哪怕只是“秋毫之末”的纰漏,都可能让高考改革重新回到原点。

坚定改革的信心,方能增强改革的动力。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改革是引领社会进步的旗帜,是治疗社会痼疾的良方。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的地位与作用日渐凸显。三十多年来,高考改变了亿万学子的命运,给国家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但另一方面,高考弊端日渐凸显,以高考与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现行教育制度,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与沉重的学习负担,“一考定终身”的考试策略,使得很多学生,尤其是一些“偏才”、“怪才”被高校拒之门外。一百多年前,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发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的感慨。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然不需要再为改革流血牺牲,但是,若想通过改革解决高考制度存在的种种问题,仍需要改革者有“会挽雕弓如满月”的气魄、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视野、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绝。

以民众利益为核心,方能减轻改革的阻力。改革的道路永远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对于教育改革尤其是高考改革来讲,更是如此,但是有一点原则是必须把握的,就是改革定要以人民利益出发点,及时回应公众的热切关注。当前,每一次关于高考的新政策出台都会备受关注,就是因为高考制度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莘莘学子的命运前途。历史上,王莽“托古改制”之所以会失败,既是因为新政策不符合社会发展前进的规律,也与王莽损害了人民的利益有直接关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之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功,就是因为改革开放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得到了人们的拥护。因此,若想将高考改革向纵深推进,就要最大程度推进教育公平,为寒门学子改变自身命运提供更多机会,打破高考招生的区域不公,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以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用改革化解社会矛盾,这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国家的富强繁荣,民族的和谐进步。但是在改革路上,如若险躁冒进,急于求成,其结果必定是前功尽弃,重回原点。以人民的利益为引领,以坚定的信念为支撑,在高考的改革路上保持清醒的头脑,谨慎前行,且行且珍惜。唯有如此,高考改革方能不断向纵深进行,改革者们也才能在荆棘遍地的困境中破茧而出,谱写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甘肃2014年高考体育类考试全程指纹识别防替考  ·教育时评:高考改革路上且行且珍惜  ·名牌大学2014年高招“新法”释放哪些信号?  ·高考工厂的衡水中学 被指使学生变学习超人  ·调整心态,迎接高考(图)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