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高考咨询 > 高考资讯 > 高考信息 > 正文
高考语文:“考什么”与“怎么考”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6-19 11:22
分享到:

[导读]2013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但是公众对高考的以及试卷的讨论还在热烈进行,尤其是语文和作文。语文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也就是高考的目的、内容与策略其实有必要梳理一下。

2013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但是公众对高考的以及试卷的讨论还在热烈进行,尤其是语文和作文。语文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也就是高考的目的、内容与策略其实有必要梳理一下。

为什么考:语文高考的三项目标

综观2013年全国18套语文试卷可以看出,语文高考有以下三项目标:

适合高校需求,科学选拔人才。语文作为人人都需要的基本素养,必然要服务于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整体需要,语文高考也就需要满足各专业的需求。因此,语文高考着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信息筛选、归纳概括、综合评价,以及语言表达和文章写作的能力。

体现课改理念,推进素质教育。高中课改已历时十年,课改理念深入人心。课标卷经过几年来的高考实践,不断总结,日臻完善,从指导思想到题目设计,均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全面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写作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基础上,更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文素养。

发挥考试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不仅是每个人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工具,也是参与现代社会竞争的一种核心能力。作为语文工作者,应自觉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捍卫中华母语的责任,充分利用高考平台,精选试题材料,在确保考查语文读写能力的基础上,体现正确的价值导向。

考什么:语文高考的五大能力

语文高考,不仅要通过考查“阅读”和“表达”让考生体会到汉语之美,还要适应时代发展,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语言应用能力 语言能力既包括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也包括逻辑思维能力等。如全国课标卷补写语句题,语料选自一篇植物学的科普文章。要做好这道题,只有正确理解整段文字内容,才能准确把握文段的内在逻辑关系。要落实到文字上,还需要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鉴赏评价能力 阅读文学作品,能否准确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否准确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也是语文高考的重要内容。近些年来,高考一直选用优秀的古代诗文作为鉴赏材料,如全国课标乙卷,就选用了宋代陆游的词《鹊桥仙》为材料,考查考生理解作品内容,分析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

文章写作能力 高考作文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已逐渐把材料作文作为主流题型。与往年比较,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有两个生长点,一是全部采用材料作文,二是试题材料更具时代感和思辨性。如全国课标甲卷的“同学关系”,引领90后考生回首往昔“同学关系”,凝思未来“人间真情”;全国课标乙卷“切割钻石”中的“商人”“专家”“老切割师”“年轻徒弟”,用“眼光”“经验”“技术”“勇气”,共同创造非凡价值。这些材料作文在考查写作能力上主要体现两个方面特点:一是能给考生提供多个立意角度,增强了对考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区分;二是具有较强的可写性、选择性、导向性、探究性和防套性,能够较好地满足高考语文写作能力的测试要求。

创新思维能力 近年来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注意选取论述色彩较浓、有一定理论深度的短文,并在命题时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的能力。如全国课标乙卷的《老子》试题涉及孔子是否曾经向老子求教等逻辑推理过程,湖南卷《烈酒里的殖民主义》涉及如何看待技术引进中的负面影响问题。另外,作文命题力求规避押题、套作,鼓励个性化表达,在评分标准中提出“深刻”、“有创意”等要求,无不有利于考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探究能力 显然这是一种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把探究能力列入《考试大纲》,在阅读、写作试题中考查探究能力,是全国课标卷又一重要内容,也是不同于大纲卷的一个突出特点。课标卷的探究题,主要体现在文学类和实用类阅读。今年的文学类阅读探究题要求考生“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这也许会让部分考生有些意外,但回归于文学创作的根本进行深度探究,也在情理之中。

怎么考:今年语文高考的三大亮点

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生气勃勃,活力充盈,精彩纷呈,胜意无限。具体说来,有以下三大亮点:

命题立意导向积极阳光。全国卷作文题,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催人奋进,积极向上。无论是“切割钻石”,还是“归还手机”和“同学关系”,都与考生能够接触到的现实生活和现实问题十分接近。“切割钻石”中关于智慧、勇气等内容,不仅呼应改革创新的时代主题,也是对青年一代放下束缚、勇于创造的一种激励。“同学关系”与“归还手机”肯定了和谐、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导考生和谐相处、真诚相待,尊重个性、健康发展,富于启发性和教育意义。

选材强调经典性与时代性。今年阅读题,更加强调经典性与时代性。比如,文学类阅读选择文学性强、比较经典纯正的文本,才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全国课标甲卷选用阿城的小说《峡谷》,作为寻根文学的一篇代表作,既有真善美的主题,文学性又非常鲜明。全国课标乙卷选用莱·巴尔莱塔的《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虽然在艺术表现上并不新潮,但思想深刻,有启发性。

试题设计新颖。全国课标卷把往年的仿写题改为图文转换题,不仅避免僵化,也体现了在试题设计方面的新探索。今年的创新在试题结构和内容上,还表现在实用类文本阅读首次以“相关链接”的方式,使用非连续性文本。如全国课标卷在卢作孚、陈纳德的传记后,增加了传主自己的文章或别人对传主的评述,不仅增多了阅读的角度,拓展了阅读的深度和广度,而且传主与其生平不再是平面化的内容,而是更丰富、更立体地展现出来。

(光明日报)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山东高考阅卷点遭遇停电危机 理综阅卷过半得分  ·调查:就业难成高考弃考最重要原因  ·阳光少年无压力轻松应考 全家高考当节过  ·高考语文:“考什么”与“怎么考”  ·湖北23日起两种方式获高考成绩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