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异地高考”政策放开后,6月,安徽首批“异地高考生”将同本地考生一起走进考场,追逐他们的“大学梦”。 如果时间往前推一年,“川妹子”段正兰和“温州仔”谢福乐可能已经坐在原籍一所完全陌生的中学里,毫无信心的完成高考()前这最后十天的冲刺。幸运的是,他们成了安徽省放开“异地高考”政策后的首批异地高考生。 受访人:谢福乐浙江温州籍 中考:723分进六中 “如果不能在这参加高考,我只能选择回老家再复读一年。”坐在放有一摞摞书的书桌前,个头不高的谢福乐几乎快要被“埋”在一本本复习资料里。 3岁就随父亲从浙江温州来到合肥,在这里成长了15年的谢福乐能说一口流利的合肥话。幼儿园、小学和初中都在合肥就读,对于老家浙江他几乎没有任何印象。 “以前没觉得我和同学们有什么不一样,就除了小时候念书老转学。”中考前,谢福乐几乎对户籍没有任何概念,能想起的,就是父亲为了这个东西老为自己办转学手续,自己还一度为有着多个“母校”而烦恼。 三年前,户籍就成了摆在谢福乐父子面前最大的“拦路虎”。因为不是合肥人,就读于六十六中的谢福乐哪怕成绩比同班学生高出一大截,仍面临着要回老家中考的尴尬。 “当时年纪小,没想那么多,就觉得离开同学们会很不舍。”谢福乐几乎没有考虑过以后的路要怎么走,考得上高中就继续读书,考不上,兴许就在老家随便找份工。 受惠于合肥市出台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升学政策,符合条件的谢福乐最终如愿以偿,享受“同城待遇”和城里孩子一起参加了中考,并最终以723分的高分被摇号进了合肥六中。 摇摆:高考前的迷茫 “成绩很稳定,考个重点绝对没问题。”尽管班主任徐丹多次表扬刻苦用功、脑子灵活的谢福乐,但户籍这根“刺”仍旧让父子俩寝食难安。 独自一人带着儿子在异乡,日夜打着两份工的谢爸爸,几乎将精力全倾注在儿子身上,他不想让以723分中考成绩进入全合肥孩子都羡慕的学校的儿子,输在政策上。“但即使想多花钱,也不知道往哪花。” 从儿子上高中起,他就四处打听高考政策,但听到的消息却说法不一。而谢福乐能做的,就是做好两手准备:一是在合肥参加高考;再就是回温州备考,考不上就再复读一年。 “当时爸爸已经拜托老家的亲戚找了所普通中学,高考报不上名就转学回家。”两地考试制度的差异、所学知识的不同、新环境的适应期……不能在合肥参加高考,意味着儿子以前十几年的努力都有可能白费。“那段时间,上网上得很凶,我和他爸爸说什么他也都听不进去。”作为班主任,徐丹不能看着这颗“好苗子”荒废掉,苦口婆心规劝无果之下,她也加入到打听的行列中。 笃定:想去厦大看海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11月份,省教育厅下发异地高考政策的公开征求意见稿,并初步确定从2013年起实行异地中、高考政策;紧接着,安徽省异地高考正式方案赶在年末出台。 “不敢相信,当时的感觉就是悬了好多年的心定了。”而此时,班里的同学们基本上都已经完成高考报名了。复印材料、申请报告、高考报名……一连串程序走下来,父子俩心中的大石才终于落了地。 现如今再谈起高考,这个1995年出生的大男孩,脸上满是笑容,毫不畏惧即将来临的“决战”。用他的话说,自己的人生转折点早已定格在班主任徐丹告诉他“明年,你可以在安徽高考”的那天了。二模考了571分的谢福乐,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看海,也因此,坐落在海边美丽的厦门大学成了他奋斗的目标。 受访人:段正兰四川宜宾籍 期盼:从第二故乡考回真正的家乡 同谢福乐对大海的热爱不同,同样是1995年出生在合肥六中读高三的“川妹子”段正兰,却一心惦记着儿时生活过的那片土地,今年高考的最大梦想就是考进四川大学。“就想着能从第二故乡考回真正的家乡,但要是回去参加高考,肯定没戏。” 跟陌生人说会话都要脸红的段正兰,几乎没有真正“川妹子”的那股热辣劲,这跟从小就来合肥生活不无关系。9岁之前,段正兰都是跟奶奶在四川宜宾生活,而父母则带着妹妹在合肥打工,每年仅在寒暑假时才能一家团聚。 除了闲暇时被妹妹牵着在学校旁边转悠两圈,段正兰对合肥的印象就定格在“城市太大”上,而那时的她,并没有想过以后要在这生活。 小学四年级,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奶奶撒手人寰,年幼的段正兰被父母接到身边,并在当时的六安路小学东校(现在的临泉路第一小学)当起了插班生,念完当时的三十九中(现在的三十八中)后参加中考,她以699分摇号进了合肥六中。 担忧:曾让老家亲戚把课本寄来 分班后,她和谢福乐成了全班仅有的两个异地学生。没事的时候,段正兰会上网查查异地高考相关的动态。“高一时,父母就问了很多人,但都没结果。” 到了高二,每隔段时间就趴在电脑前了解异地高考动静的段正兰开始急了,再没动静就得回老家了。“奶奶去世后,老家就只有舅舅一个亲戚。”而最令她担忧的是,安徽和四川不同的高考制度。 高三上学期,依旧没等到消息的段正兰心里五味杂陈。 和父母商量过后,舅舅开始在四川张罗起她回老家备考的接收学校,并借齐了四川省的高中课本给段正兰寄了过来。“当时一心扑在新课本上,也没人指导,只能自己钻。”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学期结束。 去年年底,电视上看到的一条新闻让她看到了希望,安徽省异地高考政策终于“破冰”了。跟班主任确认后,段正兰赶紧报了名。 再过几天就要高考了,段正兰对自己目前的状态颇有信心,“虽然现在的成绩跟理想的大学还有点距离,但努力过总是好的,保底的话,应该是合工大,起码在合肥可以和爸爸妈妈、妹妹在一起。” (中安在线)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安徽“异地高考”政策放开 300多名考生受益
·80后90后高考考生:致终将或已经逝去的高考
·男生高考前最想对父母说:想痛快玩游戏
·高考故事:复读两年考一本或不再重现
·武汉公布60个高考考点 考点比去年减少2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