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樊丽萍)大学毕业当蓝领、灰领,现在听起来还算“非主流”,但用不了10年,非白领职业就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半壁江山”! 由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胡瑞文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新型国民教育体系构建与公平教育实现机制研究”,最近取得阶段性成果。课题组预测:从2010年到2020年的10年间,全国普通高校将走出7000万本专科毕业生,还另有2400万成人高校毕业生合计有9400万人共同加入人才招聘市场竞争;这一时期全国的白领岗位新补充人数(已包括退休等自然减员量)预计会增长为4500万人。这意味着,普通高校毕业生进入白领岗位的比例将下降到六成左右,其他四成、近3000万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转向灰领、蓝领岗位就业。 课题组完成了“基于事业统计和人口普查的教育结构与人才供求分析”的报告。该报告对我国教育结构与人才供求态势作了描述和预测:1990年到200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750万人,同期全国白领岗位新补充人数(含自然减员补充量)为2600万人,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数只能满足白领岗位需求的30%,属于“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时期;2000年到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猛增到3400万人,同期还有1400万成人高校毕业生,而这一时期的白领岗位新补充数为3200万,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开始呈现;而从2010年到2020年,这一现象将更为明显。 根据目前国内外通俗的说法,传统的“白领”主要指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岗位的人员,“灰领”主要指在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技术或技能型骨干,“蓝领”则指在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直接从事操作性工作的人员。 我国人才供求形势和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已经随高等教育大众化发生巨变,由此课题组认为,我国于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中关于“高等教育任务”的相关规定,需要作出调整。现行的《高等教育法》第5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表述在当时高等教育处于精英化阶段的形势下是合适的,但现在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30%左右,并即将向40%-50%的目标发展,每年都有近千万的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大学毕业生,只有部分人能够成为高级专门人才,由此大多数人的培养目标应定为中初级专门人才或高技能人才。”胡瑞文建议,各级各类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应重新定位。具体而言,今后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应主要定位为高级专门人才,本科生培养目标应调整为以中级专门人才为主;而专科、高职生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初级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人才的分层培养,职业教育的快速推进,都需要政策层面的破冰。记者注意到,“推进普通本科与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已被列入今年教育部()的工作要点。 现行的高考()制度,用分数把学生分为一本、二本、三本和高职高专四个分数段,制度性地打压了高职院校和从事技能岗位工作的荣誉感。眼下,包括著名教育家纪宝成在内的一些专家学者纷纷呼吁,破除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处境,要从改革高考开始。 (文汇报)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倘若放开异地高考 可能破坏招生公平
·异地高考报名首日南京近70人报上名
·重庆2.6万考生只报专科 异地高考生不足千人
·2013年高考重庆报名人数创纪录 比去年增加4000多人
·随迁子女在沪高考2013年研究制订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