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网]社会期待已久的异地高考()方案终于公布,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昨日公布了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准入条件。这些条件一经公布就引发激烈争论,大多数人都表示“这个门槛太高了”!但理性分析一下,或许我们要担心的不是准入条件,而是孩子的中小学教育问题。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昨日公布的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准入条件具体是:家长须有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住所,有稳定的收入,并且缴纳各种保险,且是常住人口;学生本人要在该地上学;当地城市需要这个行业群体。这些条件一出就引发激烈争论,大多数人都表示“这个门槛太高了”! 这个门槛究竟高不高或许值得商榷,理性的分析一下,这些标准也算是合情合理,如果没有这些条件,那应该拿什么来作为准入条件?对于笔者这样一个在北京工作生活多年,且打算一直定居下去的外地人来说,我不担心异地高考的准入条件,反而要担心的是孩子的中小学教育问题。 众所周知,现在北京的中小学已经人满为患,“幼升小”、“小升初”竞争的惨烈丝毫不亚于高考。可想而知,异地高考一旦放开,外籍孩子都将必须在北京接受中小学教育,届时,已经饱和了的中小学资源将更加不堪重负!而随之,不光是外籍户口的孩子,就连北京本地的孩子上中小学也将更加困难。或许,那时就进入真正的“拼爹时代”了,无权无钱无关系者将被淘汰出局,社会将呈现更加清晰的阶级罔替! 我们一直在讨论教育公平,其中高考公平又是最大的“靶子”,而很少有人注意到,其实基础教育的公平才是教育公平的前提。如果我们的孩子连小学中学都上不了,高考公平又从何谈起呢?实现异地高考,看似是件实现教育公平的好事,也是社会发展大势所趋,但如果在基础教育尚未完善和公平的情况下就实施,不但实现不了公平,反而会加剧不公。因此,要想真正的教育公平,就得从基础教育开始,而不是建立“空中楼阁”。 诚然,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首先要保证的就是每个人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权,这个权力应该与人的出生、财富、地域无关,教育公平与否,与国家前途命运息息相关。而纵观我们的社会,由于教育公平的底线一再被突破,无疑使寒门弟子的上升通道变得更加狭窄,社会阶层流动渐渐固化。如果一个社会不能给予底层生活希望之光,那么民众必然会对未来充满迷茫,甚至绝望,照此下去,必将后患无穷。 改革开放30年,硕果累累,中国也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此盛世,应该是纠正一个时代错误的最佳时机。而我们要纠正的第一个错误,或许就是教育体制改革!同时,我们要走的第一步不是异地高考,而是实现基础教育的公平,唯有如此,才能迎来真正的教育公平。 (王茜 撰稿)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异地高考准入条件将让流入地中小学不堪重负
·“福建开放异地高考”期待示范效应
·北京正研究异地高考方案 推出日期暂不能确定
·异地高考解释权不应交给地方
·“异地高考”的准入条件不宜过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