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宁(记者张莺)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了解到,近日广西某高职高专院校反映一批欲报读该校的学生接到短信称要交齐三年学费才能被录取,后被证实这是一骗局。此事提醒考生,高招季注意防骗。 目前广西本科录取工作全部结束,2日起进入高职高专志愿填报及录取阶段。由于高职高专批次招生院校数量多,不法分子往往趁此时机布下各种“招生陷阱”,扰乱正常招生秩序。 自治区招生考试院现已接到某高职高专院校反映:8月1日之前,有不少学生收到了一条内容相同的短信,声称因报读该校的考生名额已满,凡8月2日后填报该校的考生须在录取前一次交完三年学费才能录取。报名还未开始,学校怎么就能确定报读名额已满?不少原本有意报读的考生纷纷向学校咨询。经核实,短信为不法分子为谋取私利而伪造的,目前学校已向公安部门报案。 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就此事向考生做出预警,不法分子常散布不实信息谋取利益,考生接到以院校名义发的招录信息时应保持警惕,注意通过正规途径对信息真伪进行核查。 常见骗术: 骗术1:一些招生骗子或非法中介,故意混淆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全日制普通高校招生的不同,以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等入学通知书蒙骗希望就读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部分办学机构打着学历教育的幌子,实际招收的是非学历教育学员。 防范提醒:持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入学通知书”的考生,只能参加自学考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网络教育等形式的学习,“入学”后不能通过教育部门进行普通高校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更拿不到国家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毕业证书。考生和家长务必分清“入学通知书”的类型。 骗术2:通过编造虚假招生院校、虚假合作办学单位招揽生源,更有甚者恶意仿造合法高校招生网站、非法链接并篡改合法招生院校网上供查询的新生录取名单,伪造高校录取通知书,诈骗家长钱财,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防范提醒:考生和家长可通过教育部网站和“阳光高考(微博)”信息平台,查询年度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院校名单;通过各地报考普通高等学校填报志愿指南或教育考试院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查询年度在当地招生的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院校名单。在这个名单之外的各类办学机构均不具备相关资格。 骗术3:冒充或假借认识招生考试机构工作人员、高校领导或招生人员,谎称没上高考批次录取分数线或资格线的考生可以通过交钱换取所谓“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等,同时强调录取的难度,暗示考生及家长慷慨出手。 防范提醒:国家对高校招生有严格规定。在录取过程中均是严格按照划定的录取分数线,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分批次投档。考生的高考成绩只有达到同批次高考录取分数线或资格线才具备向高校投档的基本资格。 骗术4:有目的地租用高校校舍、校外学生公寓等,打着普通高校“自主招生”,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自费生”“国防生”的幌子,甚至伪造军队公文公章、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许诺教育部认可学历、毕业后一律安排到部队工作等,骗取考生和家长信任,收取所谓“自主招生费”“定向培养费”“委培费”等,进行诈骗。 防范提醒:目前开展自主招生的部分大学和试行单独招生的示范性高职院校,都是经教育部门批准开展试点工作的,考生必须通过高考或按学校招生章程规定组织的单独考试,考试成绩必须达到相应要求才能被录取,而且整个测试及录取过程均由纪检监察部门全程参与监督。从2008年起,军队院校已停止以任何形式招收地方委培生。 骗术5:声称在招生院校和招生办有熟人,只要打好招呼,就可以按照考生希望的院校和专业直接投档录取,进行诈骗。 防范提醒:高校现在完全是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网上录取,所有投档、录取均按事先向社会公布的投档规则和院校招生章程公布的录取规则进行。 只有高考成绩达到相应录取批次和高校的分数要求,才有机会被高校录取。投档组、录检组、计划管理组之间相对独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任何违规操作都是纪律所不允许的。 骗术6:打着普通高校招生宣传的幌子,称只要与学校签订协议,交一定数额的定金,考试后将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和网上填报志愿密码交给学校的招生人员,就能统一办理录取手续,确保录取。 防范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非法宣传或轻易将本人身份证号码、准考证号码和填报志愿密码交给他人,以免上当受骗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发现不法分子的招生诈骗活动要立即报告公安机关。 骗术7:在招生录取期间,有些骗子钻家长和考生信息不灵的空子,本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却向考生家长邀功请赏,并借机收取钱财,或利用给考生带送“录取通知书”借机向家长索取钱财。 防范提醒:在录取过程中,所有考生可实时查询本人的投档情况和录取院校及专业。考生的录取通知书由录取院校招生办公室通过邮局以特快专递或挂号信方式直接寄达考生。需缴纳的所有费用都在新生入学报到时直接交给学校,接收录取通知书时无须向任何人或单位缴纳任何费用。中国教育在线讯 近年来,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各种打着高考招生幌子的行骗手段不断翻新,给一些考生和家长带来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打击。高招关键期,专家提醒,考生及家长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以下7类骗术,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以免带来无法弥补的遗憾。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内蒙古高校招生录取结束 本专科共录取165740人
·河北高考本科批录取结束 194926名考生读本科
·高考录取时间过半 四川已录取新生20余万名
·盘点中国十大最憋屈大学:长安大学是民办?
·名校“属地扩招”引质疑 大发展致深度失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