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父母大字不识一个,可是他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在今年的高考(微博)中,他考出了701分(综合分)的好成绩;两天前,他得知自己已被海南大学录取,不仅是家里人,整个村庄都为他高兴。可是一段时间以来,这个体重只有八十多斤的男孩和父母一样郁闷:因为家里如今拿不出进大学的费用啊。 老房子住了80年 沿着一条长长的土路,七折八拐之后,7月19日下午,南海网记者来到文昌市谭牛镇二公堆乡春植村。今年这个村的高考“状元”黎志集早在村口等待。他单薄的身材和小个子,戴着一双眼镜。看到记者,他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说:“辛苦了,谢谢。我知道太麻烦你们了,可是实在想不出办法来,如果没有爱心人士帮忙,这个大学真的上不了,这些年来的书就白读了。” 在浓密的灌林里,一间陈旧的房子就矗立其中,四面都是围墙,还有一古香古色的门牌,房子是砖木结构的。据黎志集的父亲黎日川介绍,这栋老房子是“孩子的太爷建的,至今已经有80多年。”虽然当时也“属于很漂亮的房子”,可时隔80多年,岁月已经洗涮掉这栋房子昔日的辉煌,如今只剩下无尽的破旧和陈年的霉味。 “房子里的很多木头已经蛀虫,风雨来的时候也多次漏水,可也只能住在这里了”,黎日川说。据介绍,虽然房子很破旧,可是也不仅是黎志集一家住,房子只有两间,可因为叔叔分到一间,他家里几口人只能住一间。 虽然阳光很强烈,可这间只有十平方米的房子里光线依旧很暗。房子里放满了家什和两张睡床,一张是父母的,一张是黎志集和哥哥的。 家里只靠三亩水田 记者来到的时候,这家子已经吃过中午饭,可饭锅里还有半锅饭,饭桌上的菜锅里还有一点海螺豆芽汤,说是海螺豆芽,其实是豆芽多一点,“海螺只有几个,煮在里面很甜。”这就是一家人一天的饭菜。 除了父母,黎志集还有一个哥哥和姐姐,不过姐姐已经出嫁,哥哥因为家境贫困只能到海口打工“勉强混口饭吃”。一直以来,这个家主要的经济收入就是靠三亩水田,“种了水稻种花生”,可是一年忙碌到头,也只能“够吃饭”。 前些年,黎志集考进了文昌中学,虽然孩子非常节约,可毕竟在外头。为了支撑孩子上学的费用,父亲黎日川忙完家里的农田后,就到附近找零工打,主要是帮人家摘荔枝,“一天工钱几十元,不过一年才有几个月摘。” 黎志集的母亲前些年因为患有严重的脊椎病,要常常到医院治病,几乎不能干活,平常也只能“买菜做饭”。 家境贫困成绩好 据邻居介绍,虽然家里很贫困,可黎志集成绩一直很好,从小开始“学习就厉害”。小学毕业的时候,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文昌中学。上中学6年来,可黎志集一直学习很积极,“从来不用父母操心。” 6年来,黎志集为了省钱,常常几个月才回一趟家,“没钱吃饭了就跟同学借”。而在高三那年,因为学习压力加大,身体状况每愈下降,可为了不给父母增加负担,他依然每个月只花仅几百元的生活费。 据文昌中学高三8班班主任刘老师介绍,黎志集是个“好孩子,学习好品德好什么都好”。刘老师说,黎志集同学因家里贫困,平时在班里不是很爱说话,性格很内向。但是他学习很勤奋,成绩很好,对老师同学也很好。 贫困学子求资助 今年6月底,当黎志集的高考成绩公布以后,这个只有一百多户人家的村子顿时沸腾了,“想不到家境那么穷,孩子还能考出这样的好成绩。”据村民介绍,黎志集是该村“为数不多的高材生”,因此,多天来,村里人都常常到家里祝贺他。 可是,多天来,不管是父母还是黎志集,他们的担心远远比快乐多得多。特别是得知被海南大学录取后,眼看离大学的门越来越近,这家子“真是吃不下饭睡不了觉”。面临大学的费用,这个一贫如洗的家里如今只能除了焦急就是焦急。 无奈之下,这家子只能希望:爱心人士能伸出援助之手,帮帮这个爱读书的孩子走进大学校门。 爱心人士:尽力而为 当天,闻说记者采访黎志集的消息后,爱心人士王旭东带着今年才有13岁的孩子王宁驱车从海口赶到黎志集家里。具体了解黎志集的情况后,王宁立即掏出两百元给黎志集。孩子说:这是他的压岁钱,平常舍不得花,现在看到“哥哥因为贫困无钱上学,就想帮他一把。” 而王旭东认为,了解情况后,他将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黎志集,“不仅帮助他一个人,还帮助一个家”。他说,作为普通的工资阶层,他“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他呼吁: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这次爱心行动当中来,为了孩子的未来。 如果您想帮助这位男孩圆大学梦,请联系黎志集电话:15289908417 银行账号:6222022201017919053(工商银行)。 南海网海口7月24日消息南海网记者孙令正实习生杨曦) 黎志集一家住的这栋80多年的房子(南海网记者孙令正摄) 一家人如今只住在只有十平方米而光线依旧很暗的房子里(南海网记者孙令正摄) 这就是一家人一天的饭菜(南海网记者孙令正摄) 爱心人士王宁(左)捐助爱心(南海网记者孙令正摄) (孙令正 杨曦)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北京本科二批降20分再次录取 涉及97所高校
·2012江西高招二本文史理工类24日起投档录取
·写亲笔信亲自送通知书 校长“精雕”录取通知
·高考生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 高校拼“第一印象”
·为扩大学校知名度 两学校“争”贺高考状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