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多而不强优秀稿源外流严重 路在何方
来源:光明日报发布时间:2010-08-30 17:57
记者 郭红松 绘
2000年以来中国学者的SCI论文增长308%,其中在中国SCI期刊发表的论文增长126%,在海外SCI期刊发表的论文增长434%;1999—2009年中国大陆作者的高影响力论文(被引用位列各学科的前1%)有4433篇,其中只有51篇(1.1%)在中国大陆期刊发表
1665年初,法国议院参事戴·萨罗在巴黎出版《学者杂志》。同年3月6日,英国皇家学会的亨利·奥登博格在伦敦创办了《皇家学会哲学汇刊》。也许当时他们并没有想到,自己开启了一个科学传播与交流的新平台。
如今,科技期刊由早期的图书交流补充方式,演变为快速传播科学新发现的标准手段,成为科学家交流与竞技的舞台。目前全世界有十几万种科技期刊,我国大约有4800种。然而,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总主编朱作言院士的话说:“中国科技期刊多而不强,优秀稿源外流严重,我国科技期刊远远不能为我国的科研成果提供有竞争力的交流和展示平台。”
2009年8月31日,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宣布学术期刊《中国科学》系列和《自然科学进展》正式合并,吹响了科技期刊强强联合的号角,希望藉此把中国科技期刊做大做强。时隔一年之后,本报记者在一次会议上专访朱作言院士和《中国科学:化学》主编黎乐民院士,请他们谈谈这一年来的感受。
必须强——不能被外国出版商左右中国科技期刊的未来
主持人:有科技工作者认为,科学是无国界的,因此也不一定要把中国的科技期刊办强。您觉得这种看法对吗?
朱作言: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蓬勃发展,出了很多成果,但也有非常不好的一面,总体状况是“两头在外”,就是“仪器买进来,文章发出去”;一些科学家是“国际活跃,国内陌生”。
科技期刊不仅仅是展示科技成果的窗口和开展学术交流的园地,是凝聚科学共同体的纽带与工具,更是引导科研方向的航标。通过对文章的选择,科技期刊从某种程度上引导着科学研究的选题取向。每个国家国情不同、发展状况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各自的要求和取向,如果没有强大的科技期刊相配合,我们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让别人引导我们的方向。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学术期刊!科学是无国界的,但科学家有祖国,对待我国自己办的学术期刊也要坚持同样的信念。
黎乐民:从学术角度来讲,一方面,科学知识和自然规律没有国界,但科学事业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办好科技期刊是发展我国科技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当前科技发展在不断加速,率先取得知识产权,刊物掌握在自己手里,可以尽快发表重要成果。
从经济利益角度来讲,一方面,外国出版商大力在中国建立分编辑部、来中国开编委会、来中国约稿子,目的可能不是为了帮助中国科技事业尽快发展,“抢占地盘”和跟随而来的经济利益显然是其首要目标;另一方面,中国订阅国外科技刊物花费大量外汇,外国出版商提出的条件先宽后紧、进而苛刻,长此下去,外国出版商就可能揪住了中国科技事业的辫子,甚至是卡住了脖子。
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长远而计,中国必须办好办强自己的科技期刊。
争稿源——转变评价体系“指挥棒”
主持人:《中国科学》系列和《自然科学进展》合并已经一年时间了,2010年元月正式出刊。在这一年的实践中,我们和国外科技期刊争夺稿源的难点在哪里?
朱作言:这一年来,我们的主编队伍深入到武汉、西安、广州、厦门等地高校和研究院所开座谈会,一是推介合并后的新刊,希望争取到更优秀稿源;二是摸摸底,收集大家的意见,看看新刊还需要在哪些地方改进。这一系列的活动收获非常。比如有高校科研工作者就提出原来《中国科学》审稿时间比较长,希望加快审稿速度,退稿要详细反馈审稿意见。这些建议我们在今后的办刊过程中,都会有所注意。
大家反映最集中的还是评价机制的问题。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比较低,影响到对成果的评价,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希望相关部委能够出台政策,鼓励国家投入的重点科研项目优秀科研成果在中国科技期刊首发;采取措施,调整评价体系,在科研成果评价、对研究生毕业的论文要求等方面对中国优秀科技期刊给予充分承认。科学期刊中心会随着科学重心转移而转移,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天一定会来到。
黎乐民: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形成一种蔑视在国内发表的论文的风气,不但不重视在国内发表的论文,还故意不引用与自己论文相关的在国内同行发表的论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的弱化。我们应该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国内科技人员对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当然,改进科研成果评价体系非常重要。出现目前的情况主要是管理部门制订的评价体系的“指挥棒”作用,要改变现状必须改变评价的实际标准;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大对科技期刊办刊经费投入。目前科技期刊普遍存在经济困难,导致很多为提高刊物影响力应该采取的措施没法实施。
信心足——中国科学研究有光辉未来
主持人:大家都对合并后的新刊给予厚望,希望能改变中国科技期刊“软肋”的尴尬境地。
朱作言:新刊的总体发展目标是: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充分发挥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作用,使整合后的新刊发展成为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和高水平的国际性学术期刊。
我们也在不断摸索,探寻有效的改革之路。比如对大家反映比较集中的如何减少零引次文章比例的问题,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来稿的质量,在审稿时应严格把关,注意科学问题新颖、数据翔实可靠、解读科学问题深刻明晰以及读者面较宽的文章;对于实验类文章,可考虑在网络版增加补充材料和原始数据,以增加可信度,提高下载量和引用率,也可避免文题太长。编辑部要关注投稿、审稿和发表三个环节,每篇文章发表后应把PDF文件发给作者,并建议作者推荐给同行专家;或请作者给编辑部提供名单,由编辑部协助进行推送。我们编辑部计划将近5年零引次文章列出清单,搞清是因为稿件本身质量问题还是其他原因,对容易造成零引次的文章今后加以控制。
我们要大胆吸收国际大刊的成功经验,将新刊办成基于中国科学发展的国际性学术期刊,使国外科学家通过《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了解我国的主流研究领域和最新成果,使我国的科学家通过《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展示科学新发现、了解世界科学的发展趋势和祖国科学家的贡献。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可能需要10年、20年甚至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而中国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光辉未来决定了这一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杨乐(《中国科学:数学》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数学》的发展目标是代表中国数学的科研水平,并吸引国际上一部分优秀数学稿件,希望经过8—10年的努力,接近美国数学会和欧洲英、法、德等国数学期刊的水平。一年多来,刊物水平正稳步提高。由于各方面更加重视,投稿数量有所增加,国际来稿增加,组稿比例也加大了。
王鼎盛(《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内学界对一些国际刊物的过分推崇,乃至推广到以刊物影响因子的高低去衡量论文的成就或作者的学术水平,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我国科学的发展。
夏建白(《科学通报》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
目前我国的科学出版机构与国际大出版集团相比,处于起步阶段,很难竞争。我国的科学出版对反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科技战线上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促进我国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将起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学术刊物不像小说、电视剧,读者面有限,所以在出版业中,科学出版应属于公益事业,不能和其他出版机构一刀切。同时,全国的科技刊物的编辑们工作很辛苦,尤其是“两刊”编辑们,他们的水平和能力在全国来说,是高的,而待遇与其他工作相比却不高。从稳定队伍的角度,希望不断提高他们的待遇。
王大成(《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制定了“三进入一走向”的工作方针,即“采取有效措施,使研究论文主体进入主流研究机构,进入高端研究人员,进入活跃和重要的研究领域,从国内逐步走向国际化,建设一个具有高科学水平和影响力的新的生命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平台。”
孙枢(《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实行学科责任编委制,设立8位学科责任编委,各自负责一个学科。在任期内,他们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对稿件质量把关。自学科责任编委制实施以来,评审时间呈现逐渐缩短的趋势。根据刊物“综合性”的特点,开展“多栏目”建设,增加了“特约评论”、“动态”等栏目。
李未(《中国科学:信息科学》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
信息科学辑的发展目标是高水平、国际化、高效率,通过优化编委会结构、跟踪学科热点和扩大影响力等诸多措施,使办刊质量有了快速提升。下一步,拟再聘请常务副主编负责国际组稿和国际化专刊,增加国际编委人数,同时增加编辑力量。
严陆光(《中国科学:技术科学》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
一年多来的改革工作有明显成绩。稿源数量和质量都大幅度提高,专题效果很好。下一阶段目标是稳定数量,重点抓质量.
[发布者:dongdong]
-
精彩推荐
- 金平果RCCSE《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第六版)新鲜出炉
- 2020-2021年中国研究生教育高校竞争力排行榜(500强)
- 机械硕士研究生学科(专硕)排名_金平果2020-2021年高校研究生教育分学科(专硕)排行榜
- 材料学专业排名_评价网2020-2021年高校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
- 金平果2020-2021年教育学学科排名——高校研究生教育分一级学科排行榜
- 新鲜出炉!后“SCI至上”背景下我国第一个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 捐资700万!邱均平颜金莲教育基金重奖涟源四中优秀学子
- 发挥第三方评价优势 助力科研评价改革
- 第四届全国“双一流”建设与评价论坛 延期举办的通知
- 杭电举行邱均平颜金莲教育发展基金捐赠签约仪式
-
最近更新
- 《EVALUATION & MANAGEMENT》(Quarterly)2020 Issue 5
- 教育部启动实施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内附实施方案全文
- 回首2020,展望2021,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政策大盘点!
- 特别报道|邱均平:新时代我国科研评价体系重构中必须处理好八大关系
- “金平果”首次发布职业本科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
- 新工科研讨(七):佐治亚理工学院开展研究生就读体验调查
- 新工科研讨(六):佐治亚理工学院工程学院的“重大挑战”学术项目概况
- 新工科研讨(五):佐治亚理工学院设置研究生工程创业项目
- 新工科研讨:麻省理工学院设置研究生跨学科工程学位(四)
- “金平果”公布2021年加拿大大学留学排名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