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果2025年中国高职院校竞争力排行榜1000强发布
来源:评价网发布时间:2025-03-17 08:38
“金平果”2025年中国高职院校竞争力排行榜1000强发布
——江苏、广东、山东居地区实力三强;深圳职业、河北科技、海南科技列职业本科院校前三甲;无锡职业、淄博职业、黄河水利、深圳信息、天津市职业大学排名高职高专前五位;
2025年3月17日,金平果中评榜2025版中国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正式发布,这也是该榜单连续第十四次发布高职院校评价结果。
“金平果排行榜” (又称“中评榜”)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浙江高等教育研究院和高教强省发展战略与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研发,包括中国大学、世界大学、研究生教育和学术期刊四大评价报告。
一、“金平果”2025版高职评价从12个维度推出1430个排行榜
金平果2025高职教育评价范围以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24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为依据,结合学校的实际招生情况,确定高职院校评价对象为1611所,其中高职高专1560所、职业本科51所,从学校、地区、类型、专业大类、专业类、专业和专业群等12个不同维度评价得出1430个排行榜,具体排行榜清单见(表1)所示。
表1 “金平果”2025中国高职院校竞争力排行榜清单
序号 | 榜单名称 | 榜单数量 | 首发年份 | 发布次数 |
1 | 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 | 3 | 2012 | 第十四次发布 |
2 | 高职教育地区竞争力排行榜 | 1 | 2013 | 第十三次发布 |
3 | 高职院校竞争力分地区排行榜 | 31 | 2013 | 第十三次发布 |
4 | 高职院校竞争力分类型排行榜 | 11 | 2019 | 第七次发布 |
5 | 高职分专业大类竞争力排行榜 | 19 | 2020 | 第六次发布 |
6 | 高职分专业类竞争力排行榜 | 97 | 2020 | 第六次发布 |
7 | 高职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 | 735 | 2020 | 第六次发布 |
8 | 高水平专业群综合竞争力评价数据 | 246 | 2021 | 第五次发布 |
9 | 职业本科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 | 3 | 2021 | 第五次发布 |
10 | 职业本科院校本科专业大类排行榜 | 19 | 2024 | 第二次发布 |
11 | 职业本科院校本科专业类排行榜 | 75 | 2024 | 第二次发布 |
12 | 职业本科院校本科专业竞争力排行榜 | 190 | 2024 | 第二次发布 |
二、优化评价指标体系,突出“新双高”建设背景
在2025年中国大学综合竞争力评价中,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要求,我们构建了“政治标准、业务标准、效益标准”三结合的教育评价体系,突出“新双高”建设背景,以服务地方、服务产业、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和中国特色为重的评价标准,响应教育部破“五唯”精神,继续优化评价指标体系。
高职院校包括高职高专和职业本科两种类型,2025版高职院校评价由5个一级指标、36个二级指标和200多个观测点组成,今年评价继续加入国家及省级“双高”建设成果,新增国际影响力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思政建设、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科教产出和学校声誉,二级指标包括思政教育、教研基地、杰出人才、教学团队、人才培养、优势专业、教学成果、学生竞赛获奖、双高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国际影响力等,做到兼顾“规模与效益”、“数量与质量”、“教学与实践”等多种平衡关系,既有绝对指标也有相对指标,既有传统指标也有新兴指标。
表2 金平果2025中国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 一级权重 | 二级指标 |
思政建设 | 0.025 | 党建成效、思政教育、社会影响 |
办学条件 | 0.225 | 建筑面积、占地面积、教学仪器、生均仪器 图书总量、生均图书、生均经费、教研基地 |
师资力量 | 0.225 | 杰出人才、专任教师、高双比 教学团队、教学竞赛、生师比 |
科教产出 | 0.325 | 人才培养、就业率、优势专业、教学资源库、教学成果 学生竞赛获奖、科研项目、高质量论文、发明专利 |
学校声誉 | 0.2 | 双高建设、优质校、示范骨干、社会荣誉、产教融合 创新创业、科技奖励、教改试点、本科教育、国际影响力 |
三、多种方式展现评价结果
金平果2025高职院校排行榜继续采用得分、排名、等级与位次比相结合的表示方法,便于从宏观和微观分别了解各自定位。院校等级由5★+、5★、5★-、4★、3★、2★、1★组成,分别对应于排名前1%、1-5%、5-10%、10-20%、20-50%、50-90%、90-100%的高职院校。
四、高职教育整体水平及300强高校数量江苏第一,强校比例浙江居首
从地区分布(图1)来看,全国1560所高职高专院校分布在31个地区(不含港、澳、台高校),其中河南、江苏、广东和山东数量较多,均在90所以上,另有六个地区在60所以上,河南、江苏、山东增加4所,浙江、甘肃分别减少2、3所;高职排名300强中,江苏占38所有明显优势,山东29所、浙江23所、广东21所、湖南18所依次进入前五位;从各地进入300强高校数量占本地高校总数的比例来看,浙江48.94%、江苏40.43%、北京37.5%,这三个地区高水平学校比例优势较大。

地区 | 排名 | 总分 | 高职高专院校数量 | 职业本科数量 | 双高校数量 | 排名波动 |
江苏 | 1 | 100 | 94 | 1 | 20 | 0 |
广东 | 2 | 93.7 | 92 | 4 | 14 | 0 |
山东 | 3 | 93.37 | 90 | 3 | 15 | 0 |
河南 | 4 | 91.49 | 114 | 2 | 6 | 0 |
湖南 | 5 | 82.74 | 86 | 2 | 11 | 0 |
四川 | 6 | 80.1 | 85 | 2 | 8 | 0 |
浙江 | 7 | 76.43 | 47 | 4 | 15 | 0 |
安徽 | 8 | 74.75 | 78 | 0 | 5 | 0 |
河北 | 9 | 74.49 | 66 | 4 | 10 | 1 |
湖北 | 10 | 73.56 | 65 | 0 | 8 | -1 |
江西 | 11 | 70.33 | 64 | 4 | 6 | 0 |
重庆 | 12 | 64.29 | 45 | 2 | 10 | 1 |
福建 | 13 | 64.22 | 49 | 1 | 5 | -1 |
辽宁 | 14 | 61.82 | 50 | 1 | 6 | 0 |
云南 | 15 | 61.4 | 58 | 0 | 3 | 0 |
陕西 | 16 | 61.28 | 39 | 2 | 8 | 0 |
广西 | 17 | 61.09 | 49 | 4 | 4 | 0 |
贵州 | 18 | 59.38 | 50 | 2 | 3 | 0 |
山西 | 19 | 58.78 | 49 | 2 | 4 | 0 |
黑龙江 | 20 | 55.96 | 38 | 1 | 6 | 0 |
北京 | 21 | 53.38 | 24 | 1 | 7 | 0 |
内蒙古 | 22 | 51.94 | 37 | 0 | 3 | 0 |
天津 | 23 | 51.7 | 26 | 0 | 7 | 1 |
新疆 | 24 | 51.3 | 42 | 2 | 2 | -1 |
上海 | 25 | 48.16 | 29 | 1 | 1 | 0 |
甘肃 | 26 | 47.02 | 25 | 3 | 3 | 1 |
吉林 | 27 | 46.46 | 29 | 1 | 4 | -1 |
海南 | 28 | 35.12 | 16 | 1 | 1 | 1 |
宁夏 | 29 | 32.67 | 14 | 0 | 2 | -1 |
青海 | 30 | 25.57 | 7 | 1 | 0 | 0 |
西藏 | 31 | 15.02 | 3 | 0 | 0 | 0 |
五、类型分布:理工、综合、财经类高校数量占多数
从类型分布(图2)来看,高职院校分为理工、综合、财经、医药等11种类型,1560所高职高专院校中理工、综合、财经类高校数量较多,各有649、353和160所,分别占总数的41.60%、22.63%和10.26%,三大类型占比超过74%,体育、语言、民族类高校数量较少。

高校类型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理工 |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综合 | 淄博职业学院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天津市职业大学 |
财经 |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医药 |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师范 |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
艺术 |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
农林 |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 |
政法 |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
体育 |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 | 辽宁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 |
语言 | 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 |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
民族 |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 |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
七、第五次发布职业本科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
金平果2025年职业本科院校评价对象从上年的33所增加到51所,有18所高校首次进入职业本科院校评价体系。表5列出了2025年全国职业本科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前10强高校,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和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进入前五位。
表5 金平果2025职业本科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10强)
排名 | 学校名称 | 星级 | 地区 | 类型 | 办学性质 | 高校数 |
1 |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 5★ | 广东 | 综合 | 公办 | 51 |
2 |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 5★ | 河北 | 理工 | 公办 | 51 |
3 |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 5★- | 海南 | 理工 | 民办 | 51 |
4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 5★- | 广东 | 理工 | 公办 | 51 |
5 |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 | 5★- | 河北 | 理工 | 公办 | 51 |
6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 4★ | 江苏 | 理工 | 公办 | 51 |
7 |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 4★ | 河北 | 理工 | 公办 | 51 |
8 |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 4★ | 重庆 | 理工 | 公办 | 51 |
9 |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 | 4★ | 浙江 | 综合 | 公办 | 51 |
10 |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 4★ | 上海 | 综合 | 民办 | 51 |
下表为2025年民办职业本科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前10强高校,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在民办院校中位居榜首,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运城职业技术大学和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分列二至五位。
表6 2025年民办职业本科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10强)
排名 | 学校名称 | 星级 | 地区 | 类型 | 办学性质 | 高校数 |
1 |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 5★ | 海南 | 理工 | 民办 | 23 |
2 |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 5★- | 上海 | 综合 | 民办 | 23 |
3 |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 4★ | 江西 | 理工 | 民办 | 23 |
4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4★ | 山西 | 综合 | 民办 | 23 |
5 |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 3★ | 山东 | 综合 | 民办 | 23 |
6 |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 3★ | 广西 | 综合 | 民办 | 23 |
7 |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 3★ | 广东 | 综合 | 民办 | 23 |
8 |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 3★ | 重庆 | 理工 | 民办 | 23 |
9 |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 | 3★ | 山东 | 语言 | 民办 | 23 |
10 |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 3★ | 山东 | 理工 | 民办 | 23 |
八、高职高专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1000强名单
金平果2025年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评价结果中,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淄博职业学院、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天津市职业大学排名前五位;前10强中,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新晋高校;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黎明职业大学和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15所高校超越上年进入前100强。
[发布者:BJ]
-
精彩推荐
- 金平果2025年中国高职院校竞争力排行榜1000强发布
- 第三届全国“双高计划”质量建设与评价论坛在广东佛山圆满召开
- “金平果”2024年中国高职院校竞争力排行榜1000强揭晓
- 《第三届全国“双高计划”质量建设与评价论坛》会议通知
- 特别报道|首个图书馆网络影响力评价报告发布(内含报告全文链接)
- 第十四届全国科学计量学与科教评价研讨会在太原顺利召开
- 《第三届全国“双高计划”质量建设与评价论坛》会议预通知(7.8)
- “金平果”2023高职专业及专业群排行榜发布
- 会议回顾|第三期信息资源管理西湖论坛暨《丛书》启动仪式圆满落幕!
- 在《现代信息资源管理丛书》第二版、《数智时代信息资源管理丛书》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
最近更新
- 金平果2025年中国高职院校竞争力排行榜1000强发布
- 《西湖论坛》开讲了!哪些高校和学科有望进入第三轮“双一流”建设名单?
- 会议通知 | 第二届全国信息资源管理年会暨博士生学术论坛征文通知
- 从大学评价看杭州“六小龙”崛起背后的教育科技密码
- 哪些高校和学科有望进入第三轮“双一流”名单呢?——最主要的标准是首先要有“一流教师
- 《第四届全国“双高计划”质量建设与评价论坛》会议预通知
- “金平果”重磅发布2024年《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 (分109个学科)》
- 讲座通知|新一代人工智能与信息科学
- 关于公布全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创新创业 “双百强”评选第二批入选院校名单的通告
- 推动期刊事业和期刊评价事业迈向新征程——第七届中国期刊质量与发展大会成功举办
-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