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English

中国科教评价网 — 权威高校排名

您所在的位置:评价网 > 大学排行榜 > 排行新闻 >

中国10高校将率先问鼎世界一流 武大华科列时间表

来源:长江商报发布时间:2015-11-22 20:06    
更多

      2016年开始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清华、武大等多所大学已列出时间表

  □本报记者 柯美杰

  中国的大学正在努力走向“世界一流”,谁会是首批“闯关者”?

  国务院11月5日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方案》),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每五年一个周期。

  新一轮构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蓝图已出,高等教育强国梦有望成为现实,什么是“世界一流”?中国大学距离“世界一流”还有多远?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带着这些疑问,长江商报记者连日来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

  中国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教授邱均平向长江商报记者坦言,从其多年的研究经验与中国大学现状来看,中国大学距离“世界一流”还有30年左右,但北大、清华、武大、华科等10所高校可能率先进入世界一流。

  多所大学已列出时间表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推出“211工程”“985工程”,以此加快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国的许多大学也曾列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时间表。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清华大学早在1985年就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到了2011年,明确提出力争 2020年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目标。武汉大学也提出到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不仅仅是这两所高校,近年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 大学、山东大学等知名高校,都曾提出力争2020年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口号。

  此次国务院的《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 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 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构建“世界一流”的蓝图已绘出,那么世界一流大学有何标准?

  “国外实际上是没有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邱均平向长江商报记者坦言,他从1986年开始一直从事世界一流大 学评价研究,认为世界一流大学至少应该有5个标准,首先是一流的师资队伍,包括院士、资深教授及博士生导师等;其次是一流的学科,学科建设是学校重中之 重;第三是一流的科研成果,因为科研成果直接反映一个高校的研究实力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第四是一流的毕业生,包括毕业生的质量,培养的杰出校友 等;第五是一流的管理,包括一流的校长。

  “从操作层面来说,如果世界一流的学者以及生源愿意选择这所学校进行教学或学习,那么这所学校便是一流大 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他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标准,在底线上有相同点,顶端则没有相同点,所以并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在他看来, 从“底线”上说,世界一流大学都有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拥有学校内部的治理意识,以及专业的管理制度等,但“顶端”没有相同点。

  与“世界一流”相差30年?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绩显而易见。当前,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研究成果走出去,获得国际认可;也有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登陆中国高校。一些大学在国际高校排名中不断上升,但一个不容质疑的事实是,中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依然明显。

  “距离在30年左右。”邱均平说,早些年他就提出中国大学距离世界一流在30年至50年左右。这一判断应该来 说与国家判定基本一致,因为此次国务院方案中明确提出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 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方案》中2020年只是若干所大学进入”。

  关于中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存在的差距,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认为,中国高校社会服务层次有待提升,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不够有力。

  邱均平则认为,中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首先表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科研质量上的差距明显。

  “我国高校目前在世界上有标志性的科研成果非常少。”邱均平说,以论文为例,我国论文数量已经是世界第二,但论文影响力却只排第五,被引用相对较少,特别是在世界顶级期刊发表的非常少。

  “我国高校许多指标并不差,但人均下来却不太理想。”邱均平认为,这说明办学效益上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明显, 如专利,一些高校专利总量可以与国际上名校相比,但人均专利数量却是几倍的差距。此外,中国高校国际化程度不高,教师队伍中外籍教师不多,留学生也不多, 目前与国外大学实质性的合作比较少,前沿科研领域的合作更少。

[发布者:ye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