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简介 浙江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理、工、文、经、管、法、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坐落在经济繁荣、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原浙江丝绸工学院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 学校195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开始与浙江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同年获准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2000年获得同等学力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获得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已形成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国际合作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别的办学格局。 学校下设16个学院(教学部),举办1所独立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6000余人,其中研究生2500余人。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4个,其中国家(教育部)特色专业8个,省重点专业(含在建)15个,并拥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拥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1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工程硕士领域,拥有艺术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拥有4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1个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门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800余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700余人,正高职称200余人;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省"千人计划"2人;省特级专家2人,省级特聘教授6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1人、博士生导师42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52人,其中重点资助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30人;另聘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170余人。 学校坚持以科研工作为重点,科研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在众多领域完成了一系列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国家、省部基金科研项目,近几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鲁迅文学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省部级奖励120余项。科技工作综合指标稳居浙江省属高校前列。 二、报考条件 (一)符合下列条件者,均可报名参加教育部统一组织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考生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3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研究生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6、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具有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7、同等学力考生须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3的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 8、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报考; 9、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10、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11、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12、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MBA)、项目管理硕士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上列1、2、3、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二)我校除工商管理(MBA)、项目管理硕士点外,其它硕士点均可以接收推免生。接收推免生工作每年9月开始,10月上旬结束。推免生须在10月31日前凭推荐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发放的校验码在研招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并与其他考生同期现场确认报名信息。 三、报名 报名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 (一)网上报名 2012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考生登录报名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按报名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如实填写本人报名信息。 报考我校工商管理(MBA)硕士的考生必须选择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指点的报考点作为考点进行网上报名、现场确认、考试。 报考除工商管理(MBA)硕士外的其它专业(领域),考生可就近选择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规定的地市招办作为报考点。 (二)现场确认 考生须于2012年11月10日—14日凭相关证件(本人身份证及学历证明,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持学生证、身份证报名,具体要求见教育部文件通知)及报名号到本人所在地的指定报考点缴纳报名费、拍照、校对网报信息,信息核对无误后签字确认。请考生对照报考条件,不符条件者请勿报考。未到报考点确认网报信息并办理其它相关手续的考生,其网报信息无效。 (三)报名注意事项 1、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规定,考生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对于不符合报名条件或在报考时采取弄虚作假手段,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一经发现,不论进入招生工作的哪一阶段,我校均有权取消其复试和录取资格; 2、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主要用于通知复试、发放录取通知书等工作,考生务必认真填写通讯地址(省、市、县、地区、门牌号或信箱号、邮编、姓名等)及联系电话,此信息必须在2013年7月前有效。考生所填信息必须详尽、准确,如因地址不详或电话无法联系等原因而无法投递或通知不到考生等问题,我校概不负责; 3、报考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的考生需与定向、委培单位及我校签订三方协议,协议可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站(http://yjszs.zstu.edu.cn)下载。 (四)准考证发放 准考证由考生自行在报名系统中下载打印(详见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后续通知),考生在国家规定的统一考试时间到报名点安排的考点参加考试。 四、考试 (一)初试 1、初试时间及地点 (1)时间:约在2013年1月(以教育部公布的时间为准,详见《准考证》上规定的日程); (2)地点:由考生选择的报考点统一安排考场。 2、初试科目 考试科目:含思想政治理论、外语、两门业务课(除教育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其中思想政治理论、外语(英语一、英语二或日语)、数学(一)(或数学(二)或数学(三))、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由全国统一命题,其他业务课由我校命题。政治及外语满分均为100分,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各类数学、业务课满分均为150分,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满分为300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为200分。各科考试均为笔试,请考生根据报考的专业选定考试科目。 (二)复试 1、复试时间:4月初,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复试地点:浙江理工大学; 3、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需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 4、各硕士点复试办法另行通知。 五、录取 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按一定比例折合成综合成绩,再结合考生政审和体检情况,择优录取。 六、在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
(注: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仅享受荣誉) 七、其他 业务课考试大纲、历年业务课初试试题均可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jszs.zstu.edu.cn)上免费下载;我校不办理业务课参考书邮购事宜,考生可自行到当地书店购买。
★以上说明如有变动,以教育部发布的研究生招生政策为准,请考生随时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站(http://yjszs.zstu.edu.cn)上最新信息。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西区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部 邮政编码:310018 联系电话:(0571)86843082 传真:(0571)86843073 联系人:魏老师、倪老师 E_mail:zstuyjs@gmail.com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重庆大学2010年在职人员攻读法律硕士招生简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在职法律硕士招生简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工商管理硕士招生简章
·苏州大学2010年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简章
·苏州大学2010年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