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记者 赵晗 特派瑞士达沃斯记者 王力为 什么是好的教育,在大学里推动不分科系、所有学生均须接受的人文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课程的目的又是什么?在日前召开的2016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接受了财新记者的专访。 美国内战史学家德鲁·吉尔平·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 是哈佛大学校史上首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女校长。2008年,福斯特所撰的《这受难的国度:死亡与美国内战》一书,入选当年《纽约时报》十大好书;次年获得克罗夫特奖,这是美国历史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 福斯特告诉财新记者,在她与中国大学校长们的交流中,她越来越看到一种共性:这些校长非常渴望知道哈佛是如何教授人文课程的,以及人文教育究竟有哪些好处。 在福斯特看来,中国大学已经开始觉察到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益处。福斯特告诉财新记者,她非常乐于看到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正在开展的人文教育课程。 福斯特说,人文教育使得人们有更为超越的眼光,不只看到自己,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更可以挑战那些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而这种思维方式将影响人的一生。 “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训练学生为了某种单一工作而努力,或者一毕业就找到工作。”福斯特对财新记者说,人文教育的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意以及自省能力。而这种思维和能力,在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变迁中都将持续。” 福斯特曾在一次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说中提及,很多人反复问她,“为什么哈佛毕业生中很多人去了华尔街?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进入金融、咨询行业和投资银行?”福斯特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指出,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是在追问生活的意义。她告诉毕业生说:“你们之所以担心,是因为你们不想让自己的人生,仅是获得一般意义上的成功。你们还希望自己的生活要有意义,但你们不知道如何协调这两者。”福斯特继续说道:“你们既想活得有意义,又想活得成功;你们清楚,你们所受的教育,不应仅仅是为了让你们感到舒适和满足,更是为了替你们身边的世界创造价值。而现在,你们必须想出一个方法,去实现这一目标。” 福斯特指出,社会对于诠释、判断和鉴别的能力始终存在需求,而这种能力可以在人文学科中得到培养和完善,“我们必须挑战自我,以确保我们的毕业生准备好了去‘观察、比较、思考和判断’”。“而且,这些能力是可以触类旁通的。不论学生毕业后选择在哪个领域奋斗,它们都将带给学生回馈丰硕的生活和职业生涯”,福斯特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