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再过40天就要高考了,当前考生在紧张的复习,那么同样紧张中的家长应该为孩子做点什么?提升成绩帮不上忙,那就做好孩子的后勤部长和志愿填报战略参谋。 一、志愿填报是什么? 志愿填报,是高考(课程)之后、录取之前的一个环节,是考生进入大学的一个必经项目。每个高考生在高考后能不能被录取、被录取到什么学校、今后的学习方向等全靠志愿填报,关系到广大学子的命运。 二、家长需要做哪些准备? 1、维持好与孩子的关系,一家人不能搞内战,特别是在子女考试不理想的情况下,更不能互相埋怨。 2、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考试成绩,孩子高三过程中的每次大型考试成绩都可当成高考成绩分析,家长可以以此进行志愿填报的练习。 3、帮助孩子进行专业倾向测试,虽然家长十分了解子女的性格、兴趣和志向,但还是需要说服孩子亲自进行专业倾向测试,确定适合孩子学习发展的专业和职业。 4、搜集各个大学在本省的录取信息,家长应当好参谋,注重搜集、整理、分析各种招生录取信息,尤其是孩子有意向报考的大学录取信息,多与孩子沟通。 5、帮助孩子分析报考情况,家长可将孩子平时的模考成绩等作为高考成绩进行志愿填报分析,对比各个大学往年的录取情况为孩子做初步的院校报考筛选。这部分的工作尤为繁复,即使正式高考前的分析暂时不需要进行分数名次的算法转换,但每个志愿都需要从众多大学中选出,家长一定要耐心细致地做比较,也可采用第一高考网志愿智能模拟功能做智能筛选。 6、一定要及时告诉孩子结果,每一次考试后家长及时地进行分析,及时地告诉孩子”你现在可以上X大学了,非常不错了,再进步一点就可以上更好的S大学了“,孩子学习过程中有信心、有目标,厚积薄发,才能一点一点地为大学升级! 7、多比较各种算法的准确性,正式填报志愿时可是完全不知道学校的录取分和录取名次的,这就需要根据今年的分数名次和往年的录取情况进行换算了!常用的算法有很多,虽然”名次定位+名次修正“法是目前最科学的算法,家长还是需要多了解诸如简单分数法、简单名次法、两线差分法等算法的缺陷,比较各算法间的准确度差异,了解的足够多,正式填报时才不会盲目跟风,降低志愿填报的风险。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留美博士后找不到工作流浪被遣返 称只会学习
·澳反贪局介入 教育界和中介行业面临大地震
·清华大学超10%本科计划投放农村生源
·统计称十八大以来高校腐败案件已达50多起
·南京大学推出中国第一个互联网金融EMBA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