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教育要闻 > 正文
顾明远:要用制度促进教育改革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1-05 10:37
分享到:

顾明远:要用制度醋精教育改革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最重要的,任何政策、好的方法和措施都要落实到教师和学生身上。

现在对教育的议论和意见很多,这是坏事还是好事?我认为是好事。当教育还是精英教育的时候,我们可能不会有那么多意见.正是因为教育发展了,大家有学上了,才突显了教育公平以及一系列的问题。问题多不可怕,而是要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议论最多的还是教育公平问题,教育到了大众化的阶段,确实是人人关心的。从国家来讲,教育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关系到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是符合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能不能培养出一批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关系到我们国家的软实力,关系到能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从每个学生来讲,关系到他的潜能能否得到发挥,他的人生成就和人生幸福指数到底有多高。

教育改革要解“中国结”

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永远是教育改革的主题。改什么?我认为,首先是要改革教育的观念。大家一直很关注“钱学森之问”,我们是大众教育,但还要培养一批精英,国家如果没有精英,怎么发展?这里面就有一些矛盾,要想解决就得考虑中国的国情。

教育评价改革的方案已经出来了,大家议论纷纷,我认为改革是受传统观念和中国国情影响的。比如说考试,传统观念说学而优则仕,没有说学而优则工、学而优则农。我们的文化里面攀比思维很严重。在聊天的时候,他的孩子考上了清华、北大很有面子,我的孩子考了地方大学觉得没有脸面。我们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时候,讨论了许多方案,国外的方案都研究了,但是拿到中国就行不通。

又比如学生做义工,报纸上曾经报道一位居委会主任就感到为难,说:明明这个学生没有做,却要把单子拿来让我盖章,不盖显得没人情,盖了是在弄虚作假。确实,当前我国的诚信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所以我们的改革要考虑到国情和观念的问题,诚信和传统文化问题。

人才首先要成“人”

观念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要有制度保障,用制度促进改革。这次高考(课程)改革涉及综合素质评价,有媒体问我怎么评.我认为不是评分,而是要从高一开始,学生做了什么事,参加了什么活动,都要客观地记录下来。结果不是排队看谁的综合素质高,而是看高等学校的选择,这所学校注重动手能力强的,那所学校要求的是学术研究强的……这样的评价,可以引导我们观念的转变。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要把“立人”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人才首先是人,然后是才,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时我们要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精神,对教育来讲就是依法执教。要完善法律,比如学校法,其实学校是有限的责任,不能承担所有的责任,但是现在学校承担了所有的责任,比如孩子的安全问题,孩子跑步走路磕掉了门牙,学校要赔钱,这本来不应该由学校承担的。学校的压力太大了,所以要设立学校法。我们还要设立投入法,原本我以为东部地区人均教育经费非常高,而西部地区很低,没有想到河南作为人口上亿的大省,生均经费却是最低的。我请政协委员写了提案,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经费由中央政府来统筹,有一个最低的标准,每个省都是一万元。能不能做到这点,需要法律保障。所以,观念的转变和制度的建设两者要结合起来,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教师要成为体面的职业

在我60多年的工作中,除了当过小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以外,这50年来我主要是在师范大学搞师范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最重要的,任何政策、好的方法和措施都要落实到教师和学生身上。

教师的自我学习非常重要。我一生中做的工作并不多,但是有一项是自己比较满意的,我为中小学教师争取到了教师专业研究生的学位,现在中小学教师还可以拿教育博士学位。教师要受到社会的尊重,本身就要能够值得让社会尊重,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才能够真正地受到社会的尊重。同时,也要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使教师成为体面的职业。

教育事业还应该让懂教育的人来办,要造就一批教育家。2006年,温家宝同志召开了基础教育座谈会,大家都谈到教师的重要性,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吸引优秀青年当教师。我国实行的免费师范生教育,吸引了优秀青年来读师范,并且要不断地吸引他们一辈子干下去。师范生一般服务几年以后就会对教育产生感情。我越来越体会到当老师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

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它要打好一个人的素质基础。具体包括打好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打好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不仅是打好升学的基础,还要为今后工作中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打好走向社会的基础,要有社会责任感,能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对待他人。

我们的教育不能文理分科,高中可以多设一些选修课。课程改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减轻学生负担。教学改革不仅是课程改革,还应包括整个体系改革。过去,教育理论界只讲教学,不讲课程,只有教学论,没有课程论。近几年来,又只讲课程论,不讲教学论。现在课程标准颁布了,就要强调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和别人相处。除了学习,还要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

(原标题:《当老师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作者系著名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大四男生“玩”出千万营业额网店 启动资金500  ·内地生抢资源?香港打算减少内地生福利!  ·顾明远:要用制度促进教育改革  ·高校“超长寒假” 多数大学生无特别规划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寒假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