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教育要闻 > 正文
曹德明: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改革趋势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0-27 07:37
分享到:

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2014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于10月24日-2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关注个人职业发展,符合时代要求,希望借助年会这一国际化平台,让与会者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及世界教育的最新发展趋势,探讨教育包括国际教育对培养现代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所起的作用和成功经验,帮助政府部门完善相关政策,帮助与会的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推动校企合作。以下是论坛嘉宾上海外国语大学曹德明发言稿件:

曹德明:大家好!我高兴在这里来做这样一个介绍,主题是关于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我想代表中国的法语教师协会,我也是应中国国际教育协会的邀请来这里做一个演讲。今天我不想讲法语在中国的教学,而是总体来谈一下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我讲的题目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改革趋势”,中国的高等教育起源于100多年以前的清朝末年、新中国建立以后的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三十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非凡的进步,使一个曾经文盲率达到90%以上的国家成为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一过程当中,中国的高等教育政策始终坚持服务国家的建设,促进国家现代化,并注重教育质量和人才数量的均衡提升。

在2013年年底中国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学校2491所,其中中央各部委直属的有113所,教育部()直属75所此外研究生培养机构有830所,由中央直属的共340所。大学大小生规模总人数达到3460万人,其中普通本科生达到2468.07万人,研究生达到179.4万人,专科生有626.41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大家达到了34.5%,在学规模世界第一。预计到2020年这个数据将超过40%,这个数据代表着中国将拥有更多具备高知识的劳动力,同时也意味着中国重视教育的国度里更多的高等教育需求正在不断产生。

此外,中国高等教育共有教职员工人数为229.63万人,其中专任教师为149.69万人。中国高等教育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有以下几项:

第一,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质量人才,在2007年到2011年累计授予58万人硕士专业学位和1万余人博士学位。中国的年博士学位授予数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全国人口受到高等教育的比例从2007年的6.2%提升到2010年的8.9%。

中国高校承担了60%以上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奖中中国重要的科技进步奖有1/3来自高校。在特大地震就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载人航天、载人深潜、疾病防控、基因图测绘、预防国际金融危机、克隆技术、新材料、高铁技术等领域,中国高等教育都发挥了重大作用,研发了很多新技术并进入了世界先进水平。部分高校进入世界一流高校行列,但排名变化比较大,不少学校进入了ESI全球排名前百分之一,学科增长势头强劲。

2011年,中国在“QS”世界大学排名、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世界大学排名和中国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等全球性大学排行榜中,进入前200名的高校分别有7所、3所和1所。这一表现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与少数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缩小,如日本分别为11所、5所、9所,法国分别为4所、5所、8所。但中国高校的总体评价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例如美国在这三大排行榜中进入前200名的高校数量分别是54所、75所、89所,德国分别为12所、12所和14所这表明中国高校还需进一步提高质量,力争在国际舞台上有更好的表现。

中国与19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建立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关系,与39个国家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关系。2011年中国出国留学 () 生总人数达到34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2011年中国660所高校共接纳了30多万名来华留学生。

高等教育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占中国整个GDP的比重在2011年已经达到了0.87%,而且随着国家对教育总投入占GDP比重4%的要求仍然在增加,每个学生大约能获得生均拨款已超过12000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建设专项基金、科研投入资金等等。

中国在国际上发表论文数量不断增多,2011年中国在工程索引期刊中的发表量均世界之首,在自然科学领域索引期刊中发表论文总量仅次于美国于世界排名第二。但是相比之下,中国在社会科学领域论文发表量较低,仅排在第八位。这方面可能是首先非英语母语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上述教育的取得与中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实施和效果密切相关,在未来五年内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仍然面临着重要机遇和重大发展。为此中国高等教育政策和改革将继续沿着稳健、可持续、兼顾效率和质量的方式进行。

就具体的高等教育政策而言,需要分析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行认知。其中最大的背景就是中国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到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必须更加合理,建设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的国际教育。若干所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为此,规划纲要要求中国大学的大学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中国中的中心地位。国家将加大教学投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并深化教学改革,大学将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创立高校与科学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的新机制。同时严格教学管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有为。大学还要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责任项目资助制,实行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在这些方面中国教育管理部门已经出台了许多具体的措施和政策,例如要求资深教师必须坚持一线教学,试点改革高考()方案,减少过早文理分科。

规划纲要要求高校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实际问题为主攻导向,加强应用研究促进高校、科学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进高校创新自治模式。跨学科、跨领域的教育和科研相结合的团队,促进教学和科研互动。

这十年中国高校还在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积极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鼓励学生开展志愿服务,这一任务就在鼓励中国高校从过去单纯的育人和科研机构,向与社会高度连接的方向发展,进而促进高校成为社会整体文化的引领。

此外面对如此领域辽阔、多元文化、地域差异的国家,中国的教育管理部门还十分重视地域办学层次、办学内容的协调统一,促进中国大学整体进步。

而在核心竞争力方面,中国高等教育的政策提出要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改进管理模式,引进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估进行动态管理,支持与海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基地。加快创建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创新拔尖人才,形成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中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政策的确立存在着按客观需求、任务导向,就其特点而言我认为需要着重观察中国高等教育当前正在发生的几个变化趋势,第一,面向市场,分类发展。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以符合市场对人才质量,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中国高等教育机构正在发生重大调整。这两年近700所地方本科院校将专项强化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等。

第二,面向国际,强调质量。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人才激烈,越发强调育人的本质,要求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注重因材施教,实施研究生与本科教育结合,强调知行合一,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真正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本学理念。

第三,面向一流,强化特色。注重特色发展,发挥大学本身优势,强调对大学的分类管理,并逐步扩大自主,注重发挥大学对社会创新的活力和服务能力,努力促进产学研一体化与智库建设,并启动政府、企业、社会、学界知识融合。政府通过推动社会资源、资本参与办学,引入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方式,努力引导优质资源进入高校办学,汇聚力量建设世界一流高校。

第四,面向未来,扩大自治。当前中国高校正在大学章程建设,注重大学治理的规范建设,包括推动自动发挥二级学院活力等等。从法律和制度上增强和明确高校在人事管理、机构设置、学科专业设置的自主权,同时引导各类高校依法制订学校章程,依据章程进行自主管理。

上述是中国高等教育正在进行中的变革,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正在发展的趋势。在中国高等教育日益面向国际化、提升竞争力的过程中,我想中法两国高等教育之间拥有更多的合作共赢、共享成果的空间,也契合互换理念、互利共进的需要。作为世界上两个重要的文明大国,中法两国的高等教育一定能够具备更多对话的机制与途径,在人类未来的高等教育发展中注入新的活力和影响,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精彩,让我们共同努力见证这一天的早日到来,谢谢大家!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教育史上的今天]2006年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建设  ·日本大学:漫画《神探柯南》作者毕业于此  ·新西兰林肯大学:南半球最早做农业的教育机构  ·伯明翰城市大学:课程是以实用性为主  ·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中国学生要多参与活动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