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九部门发文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 法制网记者 张维 近日,教育部()、民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推行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双证书”制度。 到 2020 年建起养老人才体系 《意见》要求推动职业院校与养老服务相关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深入合作,实行专业相 关课程的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统筹进行,推动职业院校 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于已取得养老服务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且符合条件的从业人员,可由职业院校按相关规定择优免试录取,经考核合格后 可获取相应学历证书。 现阶段我国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存在规模小、层次单一、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意见》提出,到 2020 年,基本建立以职业教育为主体,应用型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层次相互衔接,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较好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以适应和满足我国养老服务。 养老职业教育实行单独招生 《意见》指出,扩大养老服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发布养老服务业人才需求预测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引导和鼓励职业院校增设老年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健康管理、康复治疗技术、康复辅助器具应用与服务等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点。 通过实行单独招生、增加招生计划等,逐步扩大人才培养规模。 通过国家奖助学金、社会捐助等资金支持,吸引学生就读养老服务相关专业。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养老服务类职业院校。 加大养老服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鼓励引导高校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康复治疗学、护理学、应用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等养老服务相关本科专业。 适当增加社会工作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数量,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社会学、老年学、人口学、康复治疗学、家庭发展等学科领域招收培养研究生,为养老机构和职业院校等输送业务骨干和高层次教学科研人员。 逐步提高从业者工资福利待遇 《意见》要求推动开展社会养老事业志愿服务。积极组织职业院校、本科院校在校生到养老机构和城乡社区、家庭等进行志愿服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激发从事养老服务事业的热情。采取学校与城乡社区对口服务等形式,组织学生关爱、帮扶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农村留守老人。 相关职业院校、本科院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鼓励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养老机构就业。有关部门要将符合条件的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纳入现行 就业服务和就业政策扶持范围,按规定落实相关优惠政策。 积极改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工作条件,加强劳动保护和职业保护,逐步提高工资福利待遇,稳定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 (法制日报——法制网)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上海一年级语文教材将瘦身 将删掉约5篇课文
·大学生为前途整形做“事业线” 称面试会更自信
·海南一本二本分数线25日公布 28日填报提前批志愿
·女硕士毕业典礼后被求婚 神曲小苹果助男友成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孙其信:以信念、自强、宽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