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世界上有几种类型的文字吗?”“你知道咱们的汉字有多少个吗?”在记者面前的是几位正在山西老年大学学习的阿姨。她们刚上完汉字文化课程,顺便就“考”起了记者。 其中一位李阿姨身穿一套印有牡丹花图案衣服,化着淡妆,看上去非常精神。李阿姨说,她是因为以前的同事在这里学钢琴,所以一起报名来上课。“刚听说她学钢琴时,我很讶异,后来同事告诉我说是为了圆小时候的梦。我就想,那我为什么还要待在家里呢?” 由于老年大学报名火爆,李阿姨今年只报上新开的“汉字文化”课程,却没想到越学越感兴趣。“我们讲天干地支,讲二十四节气……虽然我们一直在用汉字,但对它的认识却很少。” 据了解,2013年全国老年人口已超2亿。尽管这些老人生活条件基本可以衣食无忧,但精神、情感方面的渴求却与日俱增。 太原市老年大学工作人员张素莲说,看电视是很多老年人一天中主要的休闲方式,长时间打麻将不利于身体健康,还有的老人百无聊赖,只好走在街上看人来人往,很多人就这样度过了一天又一天,这就是典型的“熬日子”。 64岁的张玉顺深有同感。他的儿女都在外地,家里只有自己和老伴两个人,闷在家里是“大眼瞪小眼”,走出去又不知道该干什么。“退休之后出去活动少了,站在马路上,就想找人说话,不用别人主动问路,就巴不得告诉人家。”张玉顺说。 于是,不愿意“熬日子”的老年人开始走出家门,不少人选择了老年大学。“老年大学火爆已经持续十几年了。”山西老年大学教务处处长温忠贵说。 61岁的张志勇在山西老年大学学习画画。他说,现在好多老年人的情感世界缺失,没有爱好,和社会脱节,造成情感饥渴,而学习既可以弥补知识需求,也可以满足交流需求。 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员马敏说,许多老年人在年轻时忙于工作和家庭,兴趣爱好较少,通过接受教育,可以弥补他们年轻时的缺憾。随着社会发展,老年人原有的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生活,他们渴望学习新东西,也能享受生活。 然而,各地老年大学动辄“一座难求”,目前看来,还无法满足中国庞大的老年群体需求。 “要推动老年教育的整体发展,还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尤其是经济发展迟缓地区、农村地区,让更多老人能够享受精神养老、知识养老。”马敏说。(记者王菲菲) (新华网 王菲菲)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就近入学”变择校为择房 治本还靠优质资源均
·全国高校思政教育研讨会召开 浙江探索实践教育
·女教师带儿子逛超市被令脱衣检查 称遭严重侮辱
·大学生制作泡面版《舌尖上的宿舍》走红网络
·别让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村小的明天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