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丙奇 国家教育部()的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据悉,本次高校改革调整的重点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率先转作职业教育。(《经济观察报》5月10日) 600所地方本科院校转高职,从表面上看,可以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招工难并存的问题。在727万大学毕业生中,地方本科院校是就业最难的群体,上不上、下不下,“悬在空中”,与此同时,一些需要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用人单位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如果能把地方本科院校转为高职,有利于解决高等教育结构失衡的问题。但必须注意的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不能停留在形式上,而要实行实质性转型,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解决深层次问题。 首先,转型不能由行政部门指令高校进行,而应该政府、高校各司其职。政府可以出台转型的战略,和鼓励地方院校转型的政策,但具体如何转型,应该由学校自主决定,学校的教授委员会,可结合国家政策、学校办学实际情况,决定学校是否转型,以及转型后的师资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如果只有政府的积极性,而不注意学校的自主性,转型很可能一哄而上,盲目跟风。只有表面上的转型,而无实质的变化,转型后的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在师资、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上没有调整,难以培养出高素质、有特点的职业技术人才。 其次,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解决职业教育吸引力不高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处于较低的教育层次,职业教育低人一等,我国学生很少主动选择职业教育——在中考和高考()时无奈选择职业教育,社会和职教从业者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也不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并不高,缺乏办学特色。600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进行职业教育,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职业教育的状况很难好转。 总体看来,推进600所地方院校转型,是对我国高等教育进行深入改革,一方面,要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到的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政府和学校在发展教育中要各归其位,政府只负责投入和依法监管,具体办学应该由学校自主进行;另一方面,要打破教育的等级体系,做到各类教育平等发展,对职业教育而言,应该将其作为教育的一个类型,而不是层次,为此,要清理一系列歧视职业教育的教育管理制度和人才评价体系。只有这样,地方本科院校才能真正转型,事实上,如果教育平等发展,学校自主办学,地方本科院校要办好学,吸引生源,只有走培养职业人才、应用技术人才之路,从这一意义上说,这其实不是转型,而是回归到本来的定位。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硬“拔”人才会适得其反
·童书市场之忧:水平参差不齐 作品教化痕迹重
·王中磊儿子英文流利 惊呆老外与网友
·刚进高三就休学造航模希望重庆大学破格录取
·香港中大(深圳)校长:培养引领者而非跟随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