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教育部()公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之后,有专家指出,没有将传统文化作为国民教育的独立课程是一大缺憾,有必要将其列入必修考试科目。传统文化是民族之根,加强这一方面的教育无可厚非。若是考试真那么奏效,岂不是许多问题都能一劳永逸? 许多专家认为,将传统文化列为独立课程在中国台湾和海外华人地区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殊不知教育背景不同,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很难简单照搬和模仿。在国内,传统文化传承式微一直广受诟病,教师普遍缺乏扎实的国学知识功底。所以,如果将传统文化教育列入中小学必修科目,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师资问题,在现有师资水平下,是否所有学校都能够把传统文化这门课程上透、上精、上得有趣,怕是要打上大大的问号。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涉及文学、哲学、历史、民俗学等领域。教师没有深厚的功底,传统文化作为独立课程怕将进行得步履艰难。笔者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的普及是循序渐进、自上而下的过程。只有当师范院校对教师在该领域的培养达到一定的水平,传统文化作为一门系统的独立课程才有被推广的可能性。 其次,将传统文化教育与考试挂钩,很容易陷入应试教育的魔咒之中,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中国传统文化虽意蕴深厚,但与现实生活毕竟有一定的距离。对学生而言,传统经典本就晦涩难懂。若是再扣上考试的“紧箍咒”,学生很容易丧失学习的动力。传统文化教育需要立足于经典,但前提是如何采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传统文化范围很宽,语文、音乐、美术、历史等学科对此皆有涉及。从现阶段而言,加大各学科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比重,鼓励老师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举措。例如,经典的阅读列入语文课程的设置中,古典艺术的普及可以在音乐、美术课程中开设专题。不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和兴趣点各有不同,学校不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强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选择空间。强扭的瓜不甜,与其一刀切式教育,不如让学生从音乐、美术、礼仪、民俗等多角度出发,结合自己的兴趣点逐步深入。 再者,传统文化内化于心,校园环境的建设不可忽略。环境是影响教育的重要因素,“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环境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充满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是中小学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外在基础。中小学生的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造境转心、设景生情”,当情景交融、心境一体,学生才能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浸染传统文化的气韵。 传统文化教育固然重要,然而,欲速则不达,将其作为独立课程设置尚有待仔细探讨。但切莫以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简单处之。(文/线教平) (现代教育报) |
[发布者:yezi] | ||
相关阅读:
·钟秉林: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已成教育主要矛盾
·8位非京籍学生就中招政策状告北京教委
·北京市教委回应学区房炒作:将规范居住年限
·眼疾小伙名校蹭课两年 “蹭”来个研究生女友
·贵州毕节教师强奸案至少12人受害 最小者仅8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