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评价网 > 考研加油绽 > 教育要闻 > 正文
什么校服最受欢迎?制服式校服能否普及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4-27 08:50
分享到:

《新闻调查》什么校服最受欢迎?制服式校服能否普及?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李培叶正新尚娟)最近,有关中国学生的校服话题在网络上异常火热,具有中国代表性的蓝白相间宽松式校服成为了焦点,不少网友认为该校服“款式不理想”,对外形象“大大减分”,进而引发了一场有关“回忆我们丑到爆的校服”的话题争论。“你喜欢自己的校服吗?”“运动式校服好不好?”“新式校服缘何推广难?”……近日《现代教育报?家长周刊》记者走访了部分学校、学生、家长和专家,对校服问题进行了调查。

■调查:你喜欢运动式校服吗

中午十二时右安门附近,学生身着蓝白相间的运动款校服三三两两地经过。“中学的校服不都是这样子的吗?”面对记者的采访,一位女生表示“都穿习惯了,没在意好不好看。”也有不少学生直言对校服的不满,“不喜欢,因为比较老土”、“冬季透气了,夏天可保暖了”、“校服太宽大,一点也不贴身”。

采访中,记者发现有学生还颇有创意地对自己的校服进行了改造,“我的衣服就是自己改的。”路上一名女生指着自己挽起的裤脚说道。记者注意到,原本宽大的校服裤脚,被改成了时尚的细脚裤。她告诉记者,校服发下来后,她和周围的很多女同学都不满意,于是进行了“改装”:有重新裁剪的,有在空白处涂鸦。“不过要是老师发现了,会被要求买新的。”采访中,大多数学生对在青春年华里,未能穿出最美的校服表示了遗憾;也有学生对运动式校服非常喜欢,舒适、方便是他们给出的最多的理由。

另据近日腾讯发起的一项“您喜欢运动式校服吗”在线调查,其结果显示73.26%的网友表示不喜欢,26.74%的网友表示喜11%的网友认为尺码单一不合身,14%的网友表示校服分不出性别,10.52%的网友认为校服不分季节,质量不高占比达26.67%,成为校服不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家长最喜欢的校服仍是运动款

我国的学生制服始于上世纪初,改革开放后,校服尽管迎来了普及和发展的新时期,但仍远远滞后于港澳台地区和美日欧等国家。同样,北京市中小学生校服的着装情况与首都经济发展的要求很不相称。

北京服装学院曾经就校服问题对家长做过一个问卷调查,调查表明,家长最关注校服穿着的舒适性,是否利于活动;其次是尺码合体性,是否会影响孩子的运动和成长;第三是服装质量,要求耐磨耐穿;而颜色搭配也是家长关注的重要方面,并对校服代表学校形象、款式新颖等有一定要求。同时一些家长提到,校服一定要体现孩子的朝气与帅气,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表明家长对校服有更高的期望。

近九成家长觉得孩子应该穿校服

在北京服装学院收上来的26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89.5%(238人)的家长认为孩子在上学时有必要穿着校服,6.8%(18人)的家长认为没有必要,3.7%(10人)的家长持无所谓的态度。

调查同时发现,认为有必要的家长是基于以下考虑:首先,校服能代表学生的形象,可以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其次,能代表学校的形象,整齐划一,便于学校管理;再次,能够防止孩子攀比心理的滋生,有利于孩子专心学习。认为没有必要的家长大多都是因为对现有的校服不满意,其中也有极少数家长认为穿校服约束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校服本身的意义产生了质疑。以上结果表明家长尽管对现有部分校服不很满意,但对校服重要性的体现还是认同的。

款式:运动款式仍是家长最爱

尽管北京的冬天很冷,但冬季的校服只有运动服,家长出于无奈,只能采用其他服装与运动服搭配抵御严寒,因此冬季御寒的校服迫切需要得到解决。42.1%的家长表示学生有制服,但每年就穿2至3次,利用率很低,同时也表示制服是需要的,这种矛盾需要设计人员充分调研,集思广益才能做到“双赢”。

家长对现有的校服款式及搭配都不是很满意。总的来看,从活动方便和穿着舒适方面考虑,相对合体的运动服款式仍是家长最喜欢的校服款式,同时还发现家长也喜欢制服的搭配。

面料:家长最关注吸湿透气性

中小学生皮肤敏感、娇嫩,有性格活泼好动等特点,这决定了校服面辅料的选择不仅关系校服的风格和质量,更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最关注的是面料的吸湿透气性,以保证舒适和身体健康发展。因此,对面料吸湿透气性要求较高,其次是不易起皱和变形,穿着时舒适,耐磨耐脏,利于运动,并易于洗涤和保管等。另外家长们重点提到了校服静电现象比较严重。

颜色:蓝白两色最受钟爱

调查发现,家长最喜欢的校服颜色是蓝色和白色,其次是红色、黑色、紫色等。充满梦幻的蓝色,让人联想到海洋、天空、水、宇宙,让人的心情平静。从服装本身搭配来说,蓝色与其他颜色搭配,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蓝白相间,洁净,活泼,生动,很符合中小学生天真活泼的心理特点。

白色可以对心脏、精神、神经和情绪起到一个很好地安抚作用,也有助于培养活力和获得支持性的情感。白色象征着纯洁、神圣,明快、清洁、和平、天真无邪;与天真无邪的孩子们能融合在一起,同时也好搭配其他的颜色。

■观点:

运动式校服遭部分人反对

校服是道风景,它蕴藏着很多文化密码和青春的美好。“这样的校服如何致青春?”不少人对运动式校服坚决说不。北京市某中学赵老师直言:运动式的校服看起来“又傻又大”,没有个性,特别是在课业负担较重的情况下给孩子造成了进一步的压抑,并强烈建议制服要“美观大气,能凸显学生身上的活力”。

而《教育研究与评论》执行主编李庆明则认为,校服是学生身份识别的标志,但不能因为它有身份识别的功效就忽视校服的审美情趣。“校服应该美观、高雅和有朝气,它应该能体现儿童的审美趣味和学生气质。目前,国内主要以运动装为校服款式,这是校服文化发展不成熟的表现。”

制服式校服虽美观但不实用

“运动式”校服虽然被很多人冠以“丑到爆”,但也有人对这样的校服表示支持。记者在一家长论坛中发现,“实用”、“便捷”、“预防早恋”等理由的呼声较高。“制服虽然美观,但一上体育课孩子根本没法穿,结果一定会把裤子‘跑坏了’;再有鸡心领的制服设计,让孩子脖子上的红领巾常常转来转去,不够牢靠。”海淀区某小学学生家长夏女士说道。

同时,在朝阳区花家地实验小学马老师看来,校服不仅仅是用来装饰的衣服,校服的设计也要考虑诸多因素。“且统一的款式在校外实践活动中能防止学生丢失,便于学校有效管理。”对此,大兴区某中学刘老师也同意这一观点。她还指出,统一校服能够防止学生穿名牌互相攀比,使贫困学生不容易受到歧视,是公平教育的体现。

校服发展需与时俱进

校服承载了每个人在校期间最美好的青春记忆,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它不仅能反映一个学校的文化和内涵,而且能展现出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那么被众人“嗤之以鼻”的运动式校服是否真的需要“被革命”?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思想在进步,落后的衣着也应逐步被淘汰。

储朝晖认为,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着装的观点是过激的,而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统一并适当融入学生的需求,对校服做出相应的改革,这样能更好地形成对学校的认同感,方便学校管理。而在改革过程中,满足学生内心需求的同时,还要综合考虑专业服装设计以及儿童身体发育专家等的意见。

“校服不能只是体现某个机构或者某个人的观点”,储朝晖指出:“在改革过程中,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们投票或者搞设计方面的活动,在收集学生意见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外界生活的认识。”

■解惑:

制服式校服需量身定做难统一

北京市石景山区北京九中今年走起了“私人定制”路线:学校通过学生访谈、学代会等多渠道了解学生需求,最后决定分别以蓝色、橘色、绿色区分三个年级,并且增加了帽衫。

尽管学校的制式校服在“模联”、“乐队”、“舞蹈团”等有所普及,但“大面积推广仍有很大难度”。在学校副校长何英茹看来,一是制式校服要求量身定做,难以统一;二是学校正在推行“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活动,“孩子们每天的运动量很大,换服装也不方便,既耽误太多时间,也没有换衣服的足够空间”。此外,她还指出,“以石景山区为例,富裕家庭比率不高,学生家长普遍消费能力有限,学校不宜在校服上‘大做文章’”。

许多家长对制式校服价格难接受

对于社会上充斥的各种批判运动式校服宽松肥大、缺乏个性与活力的声音,北京服装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院长助理顾远渊坦言:“目前我们不缺好的设计和好的质量,但普及制式校服确实存在诸多客观条件制约。”

顾远渊说,虽然我国GDP很高但是人均购买力和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在日本,一套制式校服的价格折合人民币数千块钱,而在国内制式校服普遍的价格在300块钱左右。即使如此许多家长出于经济考虑也难以接受。”再者,国外发达国家的学校备有更衣室,方便学生换装,我国学校尚缺乏这样的条件。同时,她指出,制式校服需要家长给孩子配鞋子、袜子等,是一种新的穿着方式,要求原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必须转变,而“这一定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要找到美观和实用的完美契合点

“校服既要美观又要实用,最理想的情况是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契合点。”北京服装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院长助理顾远渊介绍说,目前北京市大部分中小学都只有一套运动服式的校服,小部分学校虽然增加了制式校服,但学生普遍也只在升旗仪式、大队活动等重要场合才穿。

在她看来,校服的设计要考虑诸多因素,首先是与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视觉识别体系相结合,用于同其他学校进行区分。在校服设计时,还要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孩子们的审美特点,比如小学生喜欢鲜艳明快的色彩搭配,而高中生则偏重成熟稳重的色调方案。此外,也要结合学生的发育特点,对于初中、小学生设计校服时要考虑到他们的成长空间,比如可以将腰头(裤腰)设计成可调节宽松和长度的款式,而对于身高体型没有太大变化的高中生,则可以更多地照顾审美功能。

■短评:

教育专家线教平:校服“被吐槽”是学生自主的权利诉求

蓝白运动校服“太减分”“丑到爆”再次引发校服之辩。表面看起来是对校服设计的不满,背后却透露出在涉及学生自身权益之时,作为当事人难以发言、主体缺位的不满,而这不满,恰恰蕴含了一种对学生自主权利的诉求。

应该说,让校服承担掩盖贫富差距的功能也罢,还是成为承载学校文化的载具也好,都是外界强加给它的,本身也并不能算错。校服问题的背后,并不只是该不该满足学生的个性那么简单,它考验的是我们的管理者,在呼吁现代学校制度的今天,能否与时俱进、真正听取教师、学生、家长的意见,把科学民主的管理举措落实到位。

(责任编辑:王姣雁)

【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发布者:yezi]
  相关阅读:  ·北京区级体育传统校走进死胡同 曾是特长生升学  ·云南7少年划废弃船溺水仅1人生还 幸存者讲述  ·“书霸”一年借书398本 写500多页读书笔记  ·择校禁令向钱权开刀:难抵利益诱惑 难拒特权  ·南开大学官方微信形象 "指尖上的南开"受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表情:
用户: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